NT20 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10 月联考 地理(二)参考答案 1.D【解析】由图可知,乙位于甲以西,由甲到乙的最短航线是先是西南方向,而后正西,最后西北方向。 选项 ABC错误,D正确。 2.C【解析】由图可知,从纬度方向看,丙的纬度低于丁,应在北方,从经度方向看,丙在丁的以东,则 丙位于丁的东北方向。选项 ABD错误,C正确。 3.C【解析】丙位于湖泊岸边,这里是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低的地方,选项 ABD错误,C正确。 4.A【解析】由材料“是典型的地堑盆地”可知,吐鲁番盆地在构造运动中,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选项 BCD错误,A正确。 5.B【解析】已知,GIS 主要用于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选项 A 错误;GPS(全球定位系统)和 BD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选项 CD错误;观测降水云团分布和水汽输送方向的最佳手 段是卫星云图。卫星云图的制作依赖于气象卫星上的传感器对地球大气层进行观测,这种远距离感知和获 取地理数据的技术属于遥感技术,即 RS技术,选项 B正确。 6.D【解析】由材料“受地形抬升影响,形成降水高值区”可知,该团队研究的是雅鲁藏布江峡谷降水与 地形的关系,则需要 GIS 提供相关的该区域的地形图层和降水量图层进行分析研究。选项 ABC 错误,D 正确。 7.B【解析】由材料“这颗昏暗恒星体积大约为太阳的 1/8,温度是太阳的一半,这三颗行星与昏暗恒星的 距离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近 20到 100倍”可知,这个行星与昏暗恒星距离适宜,保证有适宜的温度,在适 宜的温度下,若有水的存在,则能够呈液态,这两点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选项 ACD错误,B正确。 8.B【解析】根据太阳系的类地行星的特点及材料内容可知,这三颗类地行星的共同特点是体积、质量小, 密度大,距离昏暗恒星较近。选项 ACD错误,B正确。 9.A【解析】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具备生命存在条件的星球,但在银河系、河外星系,乃至总星系中,会 发现越来越多的具备生命存在条件的星球。选项 BCD错误,A正确。 10.A【解析】由图可知,寒武纪到石炭纪,地层内含有三叶虫、海藻、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为海洋环 境;二叠纪早期,地层中含有陆生动植物遗迹、爬行类遗迹等陆地生物化石,为陆地环境;二叠纪晚期, 地层中含有贝壳、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为海洋环境,现今为陆地环境。选项 BCD错误,A正确。 11.C【解析】由二叠纪早中期地层含有爬行类、两栖类动物和大量的植物化石,说明当时的这里温度适 宜,降水丰富,水域辽阔。选项 ABD错误,C正确。 12.B【解析】二叠纪属于古生代最晚的纪,这里可能出现了裸子植物,但更多的是蕨类植物。选项 ACD 错误,B正确。 13.C【解析】已知墨西哥发生地震的地方位于墨西哥高原,这里属于大陆地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39~41千米,其震源应在大陆地壳范围内。选项 ABD错误,C正确。 14.C【解析】结合上题结论,此次地震发生于地壳,该圈层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是,纵波和横波均能够传 播,且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选项 ABD错误,C正确。 15.B【解析】表中②和④的昼夜之和约为 24小时,但在不知道②与④为二至日的话,难以确定昼夜交替 的周期为 24小时,选项 A错误;表中显示四个日期昼长均不相等,说明该地昼夜随时间而变化,选项 B 正确;根据表中数据得不出地方时差和五带的划分等信息,选项 CD错误。 16.D【解析】表中数据显示,日期④昼最短,夜最长,该日太阳直射点最接近或直射南回归线。选项 ABC 错误,D正确。 17.答案: (1)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2分)海拔由中西部的河流向东西两侧升高;(2分)河谷地貌纵 贯南北,山脊山谷相间分布。(2分) (2)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2分)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2分)有结冰期,干流流速较 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