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 第五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习目标 结合区域图或地形图,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状况。 1 掌握我国水资源及水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 2 掌握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 3 结合我国海洋国土的开发规划, 掌握海洋资源(如渔场、盐场、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状况。 4 一、自然资源概况 1、概念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2、分类 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森林资源—可再生资源 水资源—可再生资源 太阳能—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土地资源—可再生资源 国土 资源 矿产 资源 耕地 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 面积 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3 3 4 6 6 人均值占世界人均值的比值 1/3 3/5 1/3 1/4 1/5 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根据下表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整体特征。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 (3)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二、中国的土地资源概况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根据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可以把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 我国领土面积广大,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不同的水热组合,悠久的农业历史,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的多样性。 (2)耕地比重小,山地多,平地少,难利用土地多。 我国的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地占1/3,耕地面积不足国土面积的10%。 中国主要地形类型分布 (3)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分类 占世界总面积的百分比 在世界的位次 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耕地 7% 4 不足1/4 林地 3% 5 不足1/8 草地 9.5% 2 不足1/2 (4)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异显著。 地区间的水热组合、土壤肥力、生物种类、耕作技术、开发历史等的不同,土地的生产能力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利用类型 耕地 草地 林地 分布规律 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低缓的丘陵地区 北方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青藏高原区 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边疆区和东南部的山地 2、我国的耕地资源 (1)耕地资源的分布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地理位置)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丘陵地区。 (2)耕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①水田 主要分布在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四川盆地等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②旱地 主要分布在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中国耕地区域综合评价上质量由高到低依次是: 东北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区、西北区、华北-辽南区、华南区、云贵高原区、内蒙古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3)耕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7 中国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近两年暂未发布相关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20.24亿亩,且初步估计2017年耕地面积将继续下降至20.23亿亩。 ①耕地面积减少,后备资源数量少、人均资源不足 ②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开发利用难度大 ①城市化及交通建设占用耕地 ②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导致土地退化 ③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退耕 ④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导致耕地减少 ⑤农业结构调整 ⑥占优补差,补不抵占 (4)我国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 (5)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①确保耕地数量(18亿亩耕地红线) ②提高耕地质量 ③防止耕地污染 ④提高耕种积极性 ⑤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3、我国的草场资源 (1)草场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