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3875

第四单元《认识多媒介》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692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四,单元,认识多媒介,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
  • cover
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认识信息时代语言文字传播的新现象,了解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能够针对不同媒介,撰写具有相应语言特征的文稿,提高以信息时代为背景的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有意识地感受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学习辨识媒介信息,了解辨识虚假信息的基本知识、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之中,提升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利用多种媒介传播信息,掌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传播信息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技巧、要点等,并进行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媒介应用能力与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良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媒介素养。 教学重点 有意识地感受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理解、辨析、评判各种媒介带来的信息,多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独立 判断的习惯,从而以正确的价值观面对海量的信息。 第一部分 认识多媒介 活动一:关于身边人获取信息的习惯的调查 一、课前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有关“获取科技信息的习惯”的调查,根据调查表得出结论 1.身边的人信息获取的途径有哪些,并思考获取信息方式的不同对生活的影响。 2.研究调查可采用的基本方法: 资料查询法:进行网络查询或者图书报纸查询。 问卷调查法:向一些人发放问卷调查表,请他们进行试填。 统计法:在了解数据后,进行总结归纳。 二、课堂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研究过程,并得出结论 展示示例: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中我们信息的传递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我们无时无刻不再接收新的信息。我们组就“获取科技信息的习惯”,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活动。这是我们组制订的调查表: 获取科技信息情况调查表 项目 内容 备注 您的性别 男( ) 女( ) 单项选择 您的年龄 A.10-20岁B.20-30岁C.30-40岁D.40-50岁 E.50岁以上 单项选择 您的职业 A.专业技术人员B.公司管理人员C.公司企业职工D.学生E.教师F.医务工作者G.其他职业 单项选择 您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方式 电视B.报纸C.与人交谈D.因特网E.广播 F.一般杂志G.图书H.科学期刊 单项或多项选择 随机抽取的100人中有48人为男性,52人为女性,其年龄大致均匀地分布在10-50岁之间。这些人中有14人是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为公司管理人员,30人为公司企业职工,22个学生,4名教师, 8名医生,12人从事其他职业。 调查结果显示,在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上,通过电视来获取信息的有87.5%,通过报纸来获取信息的有59.12%,通过与人交谈来获取信息的有42.98%,通过因特网来获取信息的有26.61%,通过广播来获取信息的有24.58%,通过一般杂志来获取信息的有12.2%,通过图书来获取信息的有11.88%,通过科学期刊来获取信息的有10.48%。 结论: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趋于多元化,其中,从电视、报纸、与人交谈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较大,而从一般杂志、图书、科学期刊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较小。 活动二:探究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 1.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⑴报纸:①发行面广,覆盖面宽。②发行对象明确,选择性强。③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④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接收信息。⑤信息容量大,选择方便。 ⑵电视:①集字、声、像、色于一体,富有极强的感染力。②覆盖面广,公众接触率高。③信息带有较强的娱乐性,易于为受众接受。④信息稍纵即逝,不易存查。⑤费用昂贵,制作成本较高。 ⑶广播①传播范围广,传播迅速快,时效性强。②信息受众广泛,覆盖面大。由于广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