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4806

五上第二单元第4课《选举产生班委会》第1课时备课设计

日期:2025-10-1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927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二,单元,4课,选举产生班委会,课时,备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9 课题 《选举产生班委会》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内容分析 一、文本位置对应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课 “班委会的职责”“班委选举有程序”“班级建设人人有责”核心内容,核心内容聚焦 “认知班委选举流程、理解其意义”,是全课 “认知 — 意义 — 参与” 逻辑链的认知起点。二、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单元以 “我们是班级的主人” 为核心,设置《选举产生班委会》《协商决定班级事务》2 课,呈递进互补关系:均围绕 “班级事务自主管理” 展开,分别解决 “班级管理核心力量(班委)如何产生” 和 “班委产生后,班级日常事务如何共同决策” 的问题,共同指向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以合理方式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的单元目标。每课内容分析:本课(《选举产生班委会》):聚焦“班委产生机制”这一具体场景,分3框题递进:第1框:“班委会的职责”,了解班委会分工及各自职责,明确班委会的主要作用。第2框:“班委选举有程序”,明确班委会产生的程序,理解民主生活的实质。第3框:“班级建设人人有责”,明确通过履行各自职责的方式参与班级建设。课时内容分析:通过分享班级过往班委管理案例、体验模拟选举流程、研讨 “不同班委产生方式对班级影响” 的故事,达成 “感受班委会选举流程多样性、体验参与选举的责任感,理解选举对个人成长与班级的意义” 两大核心目标。关系建构:三个板块之间从知道了解到实践参与到问题解决,由浅入深,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资源挖掘:教材资源: 提炼教材中 “班委会选举相关案例”(如教材中呈现的班级选举真实片段、班委履职小故事)、“选举流程示意图”(岗位设置表、投票流程图、计票统计表格),作为课堂研讨的核心素材,贴合学生认知。 学情资源:课前 “班委会认知调查表”“班级事务需求收集表”,课堂 “模拟选举实践”“选举故事分享” 生成的学生经历(如参与候选人推荐、撰写竞选宣言、为心仪候选人投票),转化为教学实例,增强代入感。生活资源: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宣传视频、校园过往班委会选举照片(如往届候选人演讲、投票现场)、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场景(如班委组织早读、安排值日),补充教材内容,拓宽对 “选举与管理” 的认知边界。 跨学科资源:结合语文 “演讲稿写作”(引导学生撰写竞选宣言,明确表达履职想法)、数学 “数据统计”(在模拟选举计票环节,让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记录票数、计算得票率),丰富体验形式,强化学习效果。 课标分析 本课涉及 2022 版新课程标准中的两大核心素养。 【道德修养】:通过公平选举班委,懂得遵守选举规则,学会平等对待同学,在推荐、投票中团结协作,建立良好班级互助关系。 【健全人格】:在选举中正确认识自身能力,自信参与或理性投票,平等与同学交流竞选想法;倾听候选人阐述,理解他人履职设想,清晰表达自身选择理由。 本课内容涉及 2022 版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主题及内容要求。 【道德教育】:反思不同班委产生方式的优劣,理性思考选举意义,作出符合班级利益的投票选择,培养理性判断能力。 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经验:从一到四年级学生进入学校生活进入班集体已经四年,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涉及到了与班级共成长这一内容的学习,从个人与班级的关系入手,过渡到本单元参与到班级的管理。2.已有策略经验:五年级的学生对班级事务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决定,特别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参与到班级生活;有一定的自主思考和辨别能力。3.已有生活经验:所有的孩子都有班级生活经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