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5064

【教学评一体化】9.《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第一课时教案

日期:2025-10-18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2989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学,一体化,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第一,课时,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9.25 课题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1 内容分析 一、文本位置 本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中第三课,教材共设计了两个活动内容:“说说我们的学校”和“我为学校出点力”。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二、内容分析(一)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共三课,“走进我们的老师”“同学相伴”和“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思考集体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学校是学生公共生活的场地,关心学校的公共事务,在自己生活的公共领域中力所能及地“行动”,是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学校不如意的地方,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出有益建议的方式,让学生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值得一提的是,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问题解决学习。并且通过留白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解决学习活动。(二)课时内容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中第三课,教材共设计了两个活动内容:“说说我们的学校”和“我为学校出点力”。教材针对相应的问题和情景,需要相应法律条文时,便用知识窗呈现,本法律条文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权利意识,知道自己上学读书受法律保护。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本课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与学校教育的密切关系,增进学生对学校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在教学中,应注意本课的基调不是为了批评学校,而是通过调查报告改进学校不如意地方的方式,引导学生关心学校,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践行公民行动。 课标分析 本节课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设计,核心素养导向如下:政治认同:了解学校历史与成就,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教育事业的认同。道德修养:培养爱护校园环境、珍惜校园资源的品质,尊重学校的发展成果。法治观念:通过了解校训和学校规范,感知规则对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健全人格:在分享校园美好回忆中,提升对集体生活的热爱,塑造积极的生活态度。责任意识: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主动关注学校发展,为校园美好贡献力量。本课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而在中学段的学段目标中,本课体现了知道法律能够保护自己的生活。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民主管理,有互助意识这几条学段目标。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有助于他们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助于他们提升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由“自我认识”到“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不断扩展学生的认识和生活范围,在本单元本课的内容中,“我与他人”和“我与社会”无疑是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知道法律能够保护我们的生活;能够尊重老师,感受老师的辛劳;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了解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关心集体,有互助意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道德修养: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带来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乐于学习、诚实面对自身优势与不足的良好品质。 学情分析 一、已有经验三年级学生已经在校生活两年多了,对校园的一草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