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25864

第14课《我们都是中国人》第一课时教案

日期:2025-10-18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5084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4课,我们都是中国人,第一,课时,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9 课题 我们都是中国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内容 分析 一、文本位置 《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核心内容,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本单元承接前三单元关于班级、家乡的认知,将学生视野提升至国家层面,开启对国家民族认同的初步启蒙。它作为低年级段认识祖国主题的总结与升华,为后续中高年级深入学习中华文化、国情地理奠定情感基础。 单元内容围绕“中国人”身份认同展开,将抽象的国家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国旗、语言、节日)相联系,体现了教材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编排逻辑,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载体。 二、内容分析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我爱我们的祖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单元,分别从空间认知、身份归属、文化认同与制度自信四个视角,逐步深化学生对国家的认识,增强爱国情,坚定报国志。设置了《美丽中国我们的家》《我们都是中国人》《红红火火中国年》《祖国,我为您自豪》四个课题。深化爱国主义情感,在初步形成国家归属感与荣誉干的基础上,自觉将爱国情化为强国志与报国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其整体结构如下: 本单元在本册中的地位:二年级上册教材共有4个单元16课。承接一年级下册的“共生共在”这一教育主题,针对二年级学生存在着“小自私”(自我中心)倾向的特点,本册教材结合现代公共生活的需要,设立了“共有与共享”的核心教育主题。 每课内容分析: 第13课《美丽中国我们的家》 本课正文由三个内容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我们的国家在这里”,旨在让学生知道祖国全称,认识中国版图,并用自已的方式进行识记。第二板块“我爱首都北京”,旨在让学生认识首都北京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分享关于首都北京的故事,增强对首都这一国家象征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第三板块“壮丽河山在我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感受河山的壮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个板块在内容结构上呈并列关系,分别从祖国的地理位置、祖国的首都、祖国的壮丽河山三个角度帮助学生了解关于国家的基础知识,激发爱国之情。 第14课《我们都是中国人》 本课正文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我们是一家人”,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各民族、各地区的人民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激发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第二板块“这是我国的标志”,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进一步增进对国家的了解,同时通过在生活场景中寻找国家象征和标志的活动,学会尊重和爱护国家象征和标志。两个板块呈并列关系,旨在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升国家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爱国情感的激发和爱国行为的引导。副版绘本故事《中国印记》强调了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和标志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升华本课主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第15课《红红火火中国年》 本课正文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我家这样过新年”,旨在引导学生交流自已家庭过新年的生活经验,了解丰富多彩的新年习俗,初步感知新年习俗背后的文化寓意。第二板块“越过越好中国年”,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不断发展与日益强大,使新年越过越红火,并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过更有意义的新年”,激发他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此外,教材还展示了中国新年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以国际化的视野来理解和欣赏中国年,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两个板块呈递进关系,引导学生从个人与家庭的生活经验起步,逐渐扩展至国家层面的认识,从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