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141876
6.2《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209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为了忘却的记念
,
教学设计
,
2025-2026
,
学年
,
统编
,
高中
6.2《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设计 以“文本研读为核心,情感共情为纽带”,立足高二学生对鲁迅文风的初步认知,通过“字—词—句”精读与历史背景勾连,引导学生体会鲁迅“以文字为刃,既悼逝者又醒世人”的情感。注重“读—思—议”结合,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传承“坚守正义、铭记精神”的品格,实现语文素养与价值观培养的融合。 二、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挈妇将雏、延口残喘、吮血、涅槃”等词语,分析“忘却”与“记念”的辩证关系,赏析“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等诗句的表达效果,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鲁迅与白莽、柔石等烈士的交往片段,理解“悲愤—隐忍—呐喊”的情感脉络,培养辩证思考“记念”与“前行”关系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鲁迅“冷峻文字下的炽热悲愤”,感受散文“叙事与抒情交织、现实与回忆交融”的审美特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铭记左联五烈士的牺牲精神,理解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深层用意,树立“铭记历史、坚守理想”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鲁迅与白莽、柔石的交往细节,理解“忘却”是为“摆脱悲痛、更好前行”的深层含义;把握“记念烈士、批判黑暗、唤醒民众”的主旨。 难点:理解“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的情感重量;体会“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文中的呼应与升华。 四、教学方法及准备 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唤醒情感,“问题链引导法”推动深读,“小组合作探究法”促进交流,“跨文本对比法”深化理解。 准备:教师制作PPT(含左联五烈士生平、1931年社会背景、鲁迅与烈士交往史料);学生提前预习,标注疑难字词,搜集左联相关历史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1930年代上海街头的老照片(普通市民生活场景),一组是左联五烈士就义前的肖像(无敏感画面,侧重坚毅神情),提问:“在看似平静的年代,有一群青年为了理想献出生命,鲁迅为何要为他们写下‘为了忘却的记念’?‘忘却’与‘记念’为何能并存?今天,我们走进文本寻找答案。” 补充背景:简要介绍1931年“左联五烈士遇害事件”(柔石、白莽等五位左翼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明确鲁迅写作此文的背景———在白色恐怖下,用文字为烈士立传,既悼逝者,更励生者”,为文本研读奠定情感基调。 (二)初读感知 字词积累与辨析: 重点字音:挈(qiè)妇将雏、延口残喘(chuǎn)、吮(shǔn)血、涅槃(nièpán),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并标注易错音; 重点词义:“挈妇将雏”(带着妻子和孩子,体现鲁迅当时的处境)、“延口残喘”(勉强维持生命,暗含对黑暗现实的愤懑)、“涅槃”(借指烈士精神不朽,体现鲁迅对烈士的赞颂),结合语境理解———如“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延口残喘”既写自身困境,更反衬现实的残酷。 梳理叙事脉络: 学生速读全文,以 “鲁迅与烈士的交往” 为线索,用时间轴梳理关键事件: 时间节点 关键事件 鲁迅情感 初次交往 白莽送译诗、 柔石代送文稿 温和的欣赏与信任 交往加深 柔石帮忙校稿、讨论翻译,白莽再访 朋友间的亲切与期许 烈士遇害 得知噩耗、无法收殓遗体 深切的悲痛与愤怒 写作记念 回忆往事、赋诗抒怀 隐忍的悼念与坚定的呐喊 小组代表展示时间轴,教师补充:明确文章 “以回忆为线,串联交往细节,在叙事中融入抒情与议论” 的特点,避免学生陷入 “碎片化记忆事件” 的误区。 (三)品读文章,赏析意境 聚焦“字—词—句”,析情感与深意: 句1:“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11-16)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1-16)
北京市汇文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6)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11-16)
6《芣苢》《插秧歌》任务式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5-11-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