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十周考试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砾石分布在土壤内部和表面,影响土壤水文过程和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下图示意三种砾石在土壤中的位置。下表为与无砾石的裸土相比,三种砾石位置对土壤水文过程产生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砾石位置 蒸发速率 下渗速率 地表径流速率 土壤含水量 a -30.7 -15.4 12.8 -9.9 b -36.9 31.3 -25.4 14.6 c -59.5 -76.5 无值 44.6 1.随着砾石覆盖度增加,会提高( ) A.蒸发速率 B.下渗速率 C.地表径流速率 D.土壤含水量 2.通过增加砾石覆盖度,对农业增产效果最明显的地区是( ) A.华南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3.图中a情形下,土壤下渗速率减小,主要因为土壤( ) A.持水性增加 B.干燥度增加 C.蒸发量减少 D.孔隙度减少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建于1988年,建设的最初目的是在碧山居住新区与宏茂桥区之间形成绿色缓冲带,并提供一定的休闲娱乐空间。然而,该公园的排水道犹如一条粗线,将公园分割开来。2012年2月,碧山宏茂桥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正式完工,笔直的混凝土排水道被改造成形态蜿蜒、沿岸植被众多的河流。下图为碧山宏茂桥公园改造前后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4.碧山宏茂桥公园升级改造对该地水循环影响最显著的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5.为评估碧山宏茂桥公园升级改造的效果,科研人员适宜选择的对比观测方案是( ) A.连续晴日后,对比改造前后日平均气温 B.春季,对比改造前后植被发芽时间 C.暴雨后,对比改造前后洪峰水位高低 D.冬季,对比改造前后河流结冰厚度 6.该升级改造工程对改善当地水环境质量的主要作用是( ) A.改变水流流向,加快污染物扩散 B.延长水流停留时间,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地下水的补给,降低地下水水位 D.显著增加河流径流量,稀释污染物质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8.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9.针对以上问题,城市环境建设的直接措施是( ) A.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 B.分散城市职能 C.加强公共交通建设 D.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成都市气象台2024年9月15日04时10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当地政府提醒相关镇(街道)和部门加强高风险地区监测预警,注意防范次生灾害,及时疏散转移人员,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此次气象灾害中需注意防范的次生灾害不包括( ) A.山洪 B.滑坡 C.寒潮 D.泥石流 11.成都市为减轻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下列措施中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 ①推广透水铺装②扩大绿地面积③加高河道堤坝④建设地下蓄水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成都市气象台实时监测该地区天气状况,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气象气球 为探究降雨过程、土壤含水量与洪峰流量的关系,某科研小组在小流域模拟了形成相同洪峰流量的降雨过程,下面表格为3次降雨过程数据(雨量单位:mm)。3次降雨前土壤含水量相同且偏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雨序号 时段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