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48901

2.5 认识液体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3895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认识,液体,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固体和液体 认识液体 一、教学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实验和对比,能准确描述液体的基本特征(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体积),学会规范使用量筒、电子天平等工具测量液体,提升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2.科学思维:在“液体倒入不同容器”“摆放装液瓶子”等实验中,主动动手操作,尝试发现液体的特殊现象(液面水平),培养动手实践和创新观察的意识。 3.探究实践:在实验操作中养成规范使用器材、节约液体材料的习惯,树立爱护实验用品、遵守实验秩序的责任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4.态度责任:能清晰、完整地描述实验现象(如“蜂蜜比水更黏稠”),准确表达自己的发现和结论,在小组交流中学会倾听与表达,提升科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液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有确定体积”的基本特征;掌握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正确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液体体积不随容器形状改变”的特点;学会准确读取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规范测量液体体积。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液体实物图:水、食用油、蜂蜜等)、量筒(100mL,贴好最小刻度标识)、电子天平、烧杯、透明塑料瓶(不同形状:圆柱形、方形、锥形)、试管、水、食用油、蜂蜜、抹布、实验记录单。 2.学生准备:每4人一组,每组一套实验材料(小量筒、小烧杯、3种液体样本、不同形状小容器、记录笔、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教师展示PPT图片(河流、厨房食用油、蜂蜜瓶),提问:“同学们,图片里有哪些我们熟悉的物质?它们和石头、橡皮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引导学生观察并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些能流动的物质叫做液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科学课堂,认识液体的秘密。”(板书课题:认识液体) (二)观察对比,初识液体特征(10分钟) 1.观察液体,找共同点:教师分发3种液体(水、食用油、蜂蜜),让学生用眼睛看、轻轻晃动容器,小组讨论:“这3种液体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2.学生动手观察后,轮流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它们都没有固定的形状,会跟着容器‘变样子’,还能流动,这是液体的基本特征。”(板书:基本特征:无固定形状、会流动) 3.观察液体,找不同点:继续提问:“它们虽然都是液体,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大家能发现吗?”学生观察颜色、透明度、黏稠度,教师补充:“水无色透明、流动快;食用油黄色、半透明;蜂蜜黄褐色、流动慢(黏稠)。” (三)实验探究,深化液体特点(15分钟) 1.实验一:液体体积不随容器改变(7分钟) 教师演示:将同一瓶水(提前量好20mL)倒入圆柱形、方形容器中,提问:“水的形状变了,它的多少变了吗?” 学生分组实验:将20mL食用油倒入不同形状小容器,观察并记录“形状是否改变”“体积是否改变”,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结果,教师小结:“液体的形状会随容器改变,但体积始终不变,液体有确定的体积。”(板书:有确定体积) 2.实验二:测量液体体积(8分钟) 教师讲解量筒使用方法:“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要先看量程和最小刻度;倾倒液体时,烧杯口靠紧量筒口;读数时,视线要和凹液面最低处对齐。”(边演示边强调易错点) 学生分组实验:用量筒测量20mL水、食用油,记录数据,教师纠错指导,确保操作规范。 拓展提问:“如果视线偏高或偏低,读数会怎样?”引导学生理解正确读数的重要性。 (四)巩固提升,拓展延伸(7分钟) 1.趣味实验:静止的液面:教师将装水的塑料瓶横放、倒放、斜放,待液体静止后提问:“大家看液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观察发现“液面总是水平的”,教师简单解释原理。 2.知识回顾:通过“判断对错”游戏(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