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8903

2025-2026学年苏少版(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锣鼓歌》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212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单元,教学设计,锣鼓歌,上册,第六
  • cover
《锣鼓歌》教案-2025-2026学年苏少版(五线谱)(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 教学项目 内容 一、教材分析 《锣鼓歌》是苏少版(五线谱)(2024)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内容,它是一首河南泌阳民歌,四二拍,全曲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气氛,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歌曲结构是乐段的重复,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8 小节,是由两个 4 小节乐句构成的乐段;第二部分也是 8 小节,是前乐段的变化重复。旋律中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使歌曲的重音突出而富有弹性。歌曲中对锣鼓点的模拟 “三击”“咚咚咚”“嘡嘡嘡” 格外形象、生动。乐段反复时,原来 “三击” 锣鼓又变出了小鼓、大鼓交织的七声鼓 “花样”,不仅锣鼓的拟声词不同,曲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河南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锣鼓在民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提高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锣鼓歌》的旋律美、节奏美和歌词的意境美,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2.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锣鼓歌》,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并用适当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歌曲的情感。 3.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锣鼓歌》,了解民间锣鼓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4.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发挥创意,加入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准确演唱《锣鼓歌》,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别是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能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的喜庆氛围。 2.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中对锣鼓声音的模仿,并用恰当的动作和表情进行演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策略 1. 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锣鼓表演视频、展示锣鼓乐器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锣鼓的外形、音色和演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法:采用 “三击法”“七声鼓” 等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锣鼓节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锣鼓等乐器、钢琴。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 教师播放一段精彩的河南民间锣鼓歌舞表演视频,让学生观看。 -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生动有趣的锣鼓表演视频,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锣鼓歌。 认识锣鼓 - 教师拿出锣鼓等乐器,向学生介绍乐器的名称、形状和特点,并敲击锣鼓,让学生感受乐器的声音和节奏。 -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锣鼓的声音像什么?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锣鼓的声音? -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锣鼓等乐器,为理解歌曲中的锣鼓声音打下基础;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聆听歌曲: - 教师播放《锣鼓歌》,让学生认真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了解歌曲的主题。 - 教师提问: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歌曲中有没有听到锣鼓的声音? - 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边听边跟着音乐轻轻哼唱。 -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检验学生的聆听效果,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锣鼓声音;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4. 学唱歌曲: - 教师逐句教唱《锣鼓歌》,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和旋律演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提高演唱能力。 - 重点教唱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如节奏较快的段落或对锣鼓声音的模仿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示范、让学生模仿等方式进行教学。 - 让学生反复练习演唱歌曲,可以采用分组演唱、个别演唱等方式,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评价。 -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