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3942

【新教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闪烁的小星星》(唱歌)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240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格式,唱歌,闪烁的小星星,上册,第五
  • cover
《闪烁的小星星》教学设计 课型:唱歌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1:趣味唱游 a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独唱或齐唱,能在演唱中加入适当的动作进行表演。 b能按要求随音乐进行动作模仿、音乐游戏、角色扮演和舞蹈表演等,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 学习任务2:聆听音乐 a聆听或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简要描述音乐表现的形象与内容。 b在聆听音乐时能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参与音乐活动时能专注于音乐,不干扰他人。 学习任务3:情景表演,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创编或即兴表演,与同伴一起体验表现造型、扮演角色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2.教材分析 《闪烁的小星星》是一首流传甚广的法国传统民歌,结构规整,旋律优美。歌曲为 2/4拍,大调式,旋律中只使用了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节奏平稳。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完全相同,第三、四乐句变化重复,这种结构易于低年级学生记忆和掌握。歌词描绘了宁静夜空中星星闪烁的生动画面,充满童趣与幻想,与单元主题“美好的夜”完美契合。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歌曲学唱,初步建立学生的稳定拍感,并感知与实践2/4拍的强弱规律,为后续学习三拍子、四拍子等不同节拍打下坚实基础。 3.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以下特点:优势: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和表现欲,具备初步的跟唱能力和节奏模仿能力。不足: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音乐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节拍”和“强弱规律”的概念模糊,需要借助身体律动和游戏化情境来理解。突破点:本课将通过“星空探险”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玩”中听,在“动”中唱,将抽象的2/4拍强弱规律转化为看得见、做得出的身体动作,从而化难为易,实现深度学习。 二、学习目标 1.能感受《闪烁的小星星》所表现的宁静、美好的夜空意境,并能初步辨识歌曲的2/4拍特性,感知其强弱规律。 2.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在演唱中通过力度变化(强拍稍重,弱拍稍轻)来表现2/4拍的韵律感;能结合简单的柯达伊手势或律动进行表演。 3.能积极参与“星星律动”和“强弱读词”等活动,尝试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创造性表现对节拍和音乐形象的理解。 4.通过学唱法国民歌,初步感知世界音乐的多样性,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星》,并体验歌曲的意境美。 学习难点:初步建立稳定的拍感,并在读歌词、演唱中表现出2/4拍的强弱规律(强-弱)。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4.通过学唱法国民歌,初步感知世界音乐的多样性,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导入部分 1.观察星空图片,进入“夜空”情境。 2.专注聆听钢琴音高,并迅速用肢体动作(举手/下蹲)做出反应。 3.聆听旋律,猜测或说出熟悉的歌名《闪烁的小星星》。 1.创设情境:“同学们,欢迎来到‘美好的夜’音乐课堂!今晚,杨老师要带大家进行一场星空探险,看,夜空中有什么?”(播放星空图)。 2.听音游戏:“星星们正在和我们玩‘高高低低’的游戏呢!仔细听钢琴的声音,当你听到高音时,请举起小手,变成一颗高高的、闪亮的星星;当你听到低音时,请轻轻下蹲,变成一颗低低的、休息的星星。” (教师弹奏单音,如do-sol, la-mi等)。 3.引出课题:“大家的耳朵真灵!有一群小星星,它们不仅会发光,还会唱歌呢,我们来听听它们唱的是什么?”(教师弹奏《闪烁的小星星》主旋律)。 能通过肢体动作准确反应音的高低变化,对歌曲旋律有初步的听觉印象。 1.能感受《闪烁的小星星》所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