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迷宫》《拉圈圈》教学设计 课型:音乐游戏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1:趣味唱游 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独唱或齐唱,能在演唱中加入适当的动作进行表演。 能按照要求随音乐进行动作模仿、音乐游戏、角色扮演和舞蹈表演等,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 能遵守游戏规则,初步建立合作意识。 在唱游活动中能够根据老师或指挥提示,做出正确的反应。 2.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两项音乐游戏《走迷宫》与《拉圈圈》,是对本单元前半部分音乐知识(节奏与节拍)的综合性、趣味性巩固与测评。《走迷宫》游戏聚焦于 “节奏” 的辨识与表现,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书写和拍击,将抽象的节奏符号转化为具体的听觉实践,考察学生对四分音符、二八音符、二分音符等基础节奏型的掌握。《拉圈圈》游戏则聚焦于 “节拍” 的感知与应用,特别是其第二项活动“根据老师敲出的声音拉圈”,其本质是让学生通过聆听纯粹的强弱规律(如2/4拍的“强-弱”,3/4拍的“强-弱-弱”)来判断拍号,这是对学生“节拍感”这一核心音乐素养的深度检验。两个游戏从“节奏”到“节拍”,由易到难,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能力诊断与训练体系。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接触了多种节奏型,并对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有了初步的身体体验。他们喜欢游戏,乐于挑战,但将听觉感知(特别是抽象的节拍强弱)快速转化为认知判断(数字)并协调身体动作(拉圈),仍存在一定难度。在《走迷宫》中,他们可能会混淆相似的节奏型;在《拉圈圈》中,他们容易受到敲击速度的干扰,而忽略其内在的强弱周期规律。教学需通过清晰的示范、循序渐进的游戏规则和积极的团队协作,引导学生在“玩”中完成知识的整合与升华。 二、学习目标 1.能专注地聆听节奏与节拍,感知其不同的组织形式与律动特点。 2.能准确拍击出《走迷宫》路线中的节奏组合;能根据听到的节拍强弱规律,与同伴协作拉成相应人数的圈。 3.能在《走迷宫》中探索不同的节奏路径;能在《拉圈圈》中思考并表达自己判断节拍数字的依据。 4.在集体游戏中,理解并遵守规则,体验音乐秩序带来的和谐与快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准确辨识并拍击节奏型;感知并辨析不同节拍的强弱规律。 学习难点:排除速度干扰,纯粹依靠强弱规律判断拍号;将节奏/节拍的听觉信息迅速转化为正确的身体反应。 四、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 1.模仿教师,用准确的节奏拍手回应:“X X X X — (生:老师您好 )。” 2.明确本节课的游戏任务,情绪高涨地准备参与。 1.节奏问候:“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用节奏来问好。请你跟我这样拍:X X X X — (师: 同 学 们 好)。” 2.引出主题:“大家的节奏耳朵真灵敏!今天,音乐王国为我们准备了两场闯关游戏,一场考验大家的‘节奏眼力’和‘节奏手脚’,叫《走迷宫》;另一场考验大家的‘节拍耳朵’,叫《拉圈圈》。你们有信心挑战吗?” 能准确模仿并拍击问候节奏,进入音乐学习状态。 1.能专注地聆听节奏与节拍,感知其不同的组织形式与律动特点。 2.能准确拍击出《走迷宫》路线中的节奏组合;能根据听到的节拍强弱规律,与同伴协作拉成相应人数的圈。 3.能在《走迷宫》中探索不同的节奏路径; 4.在集体游戏中,理解并遵守规则,体验音乐秩序带来的和谐与快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新知新学 游戏一:《走迷宫》) 1.理解游戏规则,观察迷宫图。 2.在教师带领下,集体完成一条路线的寻找、书写和拍击练习。 3.小组合作,共同探寻、练习并展示另一条节奏路径。 游戏二:《拉圈圈》 1.根据教师口令,快速反应,拉成相应人数的圈。 2.专注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