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每课说课稿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第1课 开开心心上学去 第2课 我向国旗敬个礼 第3课 这是我们的校园 第4课 平平安安回家来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二单元 过好校园生活 第5课 老师,您好! 第6课 拉拉手,交朋友 第7课 上课了,好好学 第8课 课余生活真丰富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三单元 养成良好习惯 第9课 作息有规律 第10课 吃饭有讲究 第11课 对人有礼貌 第12课 玩也有学问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四单元 我们讲文明 第13课 我们小点儿声 第14课 人人爱护公物 第15课 我们不乱扔 第16课 大家排好队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本册综合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第1课 开开心心上学去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2025 秋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的开篇课 ———《开开心心上学去》。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起点课,本课承载着帮助新生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角色过渡、建立校园归属感的重要使命。接下来,我将从开场白、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核心素养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十个方面展开阐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同学们刚刚告别幼儿园的轻松时光,怀着好奇与忐忑踏入小学校园,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身份转变。《开开心心上学去》这节课以 “适应新身份、爱上新环境” 为核心,通过生活化的场景、互动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化解入学焦虑,为后续校园生活的展开奠定情感基础。本节课的设计始终遵循 “以儿童生活为中心” 的理念,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在互动中成长,真正实现 “开开心心上学去” 的教学愿景。 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的第一课,是整个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起点,更是学生校园生活适应的 “启蒙课”。第一单元作为入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围绕 “角色认同、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建立” 三大主题展开,而本课则聚焦于 “角色转变与情绪适应”,为后续 “认识新老师”“结交新朋友” 等内容提供情感铺垫和心理准备。只有当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纳 “小学生” 的新身份,才能主动参与到后续的校园生活与学习活动中,因此本课在单元乃至整个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具有奠基性作用。 (二)教材内容特点 生活化选材,贴近儿童实际:教材选取的 “校门口迎接、教室初见、认识伙伴” 等场景均来自一年级新生的真实生活体验,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呈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环境变化,极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教材中 “兰兰不愿进校门” 的情境,精准捕捉了新生常见的分离焦虑问题,为课堂上的情感疏导提供了天然载体。 活动性突出,注重体验感悟:教材设计了 “自我介绍、找不同、模拟帮助同伴” 等多种活动形式,摒弃了传统的说教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参与、互动交流中完成认知建构。这种活动化的编排符合低年级学生 “在做中学、在玩中学” 的认知特点,体现了统编版教材 “强调活动性和体验性” 的核心特色。 德育与生活教育融合:教材将道德品质培养与生活适应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在引导学生感受成长喜悦的同时,渗透 “礼貌问候、遵守规则、关心他人” 等基本道德规范,实现了 “适应生活” 与 “培育品德” 的双重目标,符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 “生活化、活动化、情境化” 的教学要求。 (三)教材前后联系 本课作为单元开篇,向前承接幼儿园阶段的生活经验,向后衔接本单元 “认识我们的校园”“我爱我们的班集体” 等内容,同时为二年级 “校园里的号令”“我们的班级公约” 等规则教育内容埋下伏笔。其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完成从 “幼儿园小朋友” 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