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红色记忆工坊:点面结合写场面” 01.单元目标与内容分析: (一)核心素养定位: 语言运用:通过朗读、批注、仿写,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提升场面描写能力。 思维能力:分析整体与细节的关系,运用背景资料深化对革命主题的理解。 审美创造:感受革命场面的壮美,用文字、演讲、布展等形式表现场景感染力。 文化自信:体会革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材内容整合: 1.文本分析: 《七律·长征》:概括长征历程,体会诗歌的磅礴气势。 《狼牙山五壮士》:分析群体与个体的描写,感受英雄气概。 《开国大典》:学习阅兵式场面的点面结合写法。 《灯光》:理解“灯光”的象征意义。 2.跨学科链接: 道德与法治:结合背景资料理解革命事件。 美术:绘制革命场景插图。 音乐:欣赏红色歌曲。 (三)学情诊断: 已有基础:能初步概括课文内容,但对“点面结合”写法理解较模糊。 认知难点:对革命历史缺乏直观体验,需借助资料建立情感联结。 兴趣点:对英雄故事、宏大场面充满好奇,易激发表达与创作欲望。 02.单元主题与情境设计: (一)大主题提炼:“红色记忆工坊:点面结合写场面” 通过文本与资料,理解革命场面的历史意义,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迁移至习作与演讲中,用文字与语言再现场景的震撼力。 (二)真实情境创设: 1.任务型情境:担任“革命纪念馆讲解员”,介绍开国大典或长征故事。 2.项目化情境:制作《红色记忆手账》,整合场景描写、英雄故事、个人感悟。 3.生活化情境:记录国庆活动场面,用点面结合法描写节日场景。 03.单元导图: 04.任务群活动设计: 任务层级 任务内容 活动示例 青铜任务 (基础积累) 1.识字写字: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描写场面的关键词汇。 2.朗读背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经典段落。 3.梳理积累:归纳整理场面描写的优美词句。 4.背景了解:通过资料搜集了解革命历史背景 1.革命词汇银行:制作"场面描写词卡",分类整理整体描写词和细节描写词。 2.课文朗读擂台:分组比赛朗读《开国大典》等课文,评选“最佳朗诵组”。 3.历史背景探秘:制作“革命事件时间轴”,理解课文历史背景。 4.插图工坊:为《七律·长征》配插图,展现“远征难”与“尽开颜”的对比。 黄金任务 (能力提升) 1.写法分析:深入理解点面结合的表达效果。 2.写法仿写: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3.口语表达:开展革命主题演讲活动。 4.写作实践:完成一次活动的场面描写习作。 1.写法辩论赛:开展“群体描写与个体描写哪个更感人”辩论会。 2.场面仿写工坊:仿写《开国大典》阅兵式场面,描写运动会入场式。 3.红色故事会:举办“我心中的革命瞬间”演讲比赛。 4. 习作实战营:描写“升旗仪式”,运用点面结合写法,开展互评互改。 钻石任务 (创新实践) 1.跨学科融合:将语文学习与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结合。 2.创意表达:运用多种形式创造性表达对革命精神的理解。3.实践拓展:开展革命精神传承实践活动。 4.展示交流:举办红色主题作品展览展演。 1.红色纪念馆设计:分组设计“长征馆”“开国大典馆”“英雄馆”展板。2.解说词录制:为《开国大典》视频配解说词,评选“最佳解说员”。 3.革命精神宣传:制作红色主题手抄报,举办校园展览。 4. 文艺汇演:组织“革命诗词朗诵会”,邀请家长观摩。 05.具体教学设计: 第1课时:单元开启课———红色记忆工坊 【核心目标】 1.初步建立“点面结合”的概念,能辨识场面描写中的整体勾勒与细节刻画。 2.了解本单元学习任务框架,激发对革命题材文本的阅读兴趣。 3.积累本单元重点词语,理解其在描写场面中的表达作用。 【重点环节设计】 1.视听导入·感知场面。 教师活动: 播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