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9780

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23029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 cover
”素养导向·创新设计·共享共研” ———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三年级 第二学期 教育部组织 编写 (人民教 育-出卷网-出 版) 第三单元 单元组 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 时 信 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古诗三首》 第 9 课 2 《纸的发明》 第 10 课 3 《赵州桥》 第 11 课 4 《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第 12 课 5 《中华传统节日》 综合性学习 6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二、单元分析 单 元 分 析 课 标 要 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明确要求:“鼓励自主 阅读, 自由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能联系 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文化的 丰富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语文。 ”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古诗三首》描绘了春节、清明节和重阳节里人们过节时的情表现了相关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纸的发明》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告诉人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赵州桥》介绍了河北省赵县交河上的一-座著名石拱桥,重点介绍了桥的坚固,同时还介绍了桥的美观,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具体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街市,再现了古都的风貌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 段话写清楚的”。 在三年级上册曾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从理解内容的角度提出的,这个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知道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的具体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深人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也为学生进行“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习作实践提供方法上的引导。《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都突显了语文要素的学习。《赵州桥》设置课后题引导学生体会第3自然段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间几个自然段的写法。《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通过例子帮助学生体会单元语文要素。 学 情 分 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与有些节 白的风俗知道的不很清楚,对造纸术、赵州桥、《清明上河图》这些传 统文化知识了解很少,因此学习时,学生会有三定的好奇感,收集传统节 日资料,交流还是很有兴趣的,但要写出过节的过程,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年级上册已经单元目了解了“借助一个意思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但只局限在内容上,对于表达方法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序号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 认识34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会写30个词语。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3 能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 4 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以适 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5 能回顾、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6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学习、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四、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