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2139

3.8 测试“过山车” 课件(13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90次 大小:895611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测试,过山车,课件,13张,PPT,教案
    (课件网) 3.8 测试“过山车” 聚焦 我们的“过山车”做好了! 聚焦 我们的“过山车”做好了! 探索 1 交流评估 1、我们用小球代替小车,评价我们的“过山车”。 完成度最好为 3 颗星。 探索 1 交流评估 2、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停止时的位置。 探索 1 交流评估 方向盘 软尺 可以用方位盘 确定方向,用 软尺测量距离。 小球在起点的 方向,距离起点有 cm处。 探索 1 交流评估 3、让小球从高处滚落,观察并描述它的运动方式和速度变化。 探索 1 交流评估 4、利用秒表、软尺、细绳、小木块等,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以及到达终点时的能量大小。 探索 1 实验视频 探索 2 改进完善 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到达终点时能量更大,可以怎样 改进“过山车”? 探索 2 改进完善 1、增加起点的高度或降低终点的高度。 2、运动路线曲线运动部分增加,直线运动部分减少。 3、用更加光滑的轨道。 课堂练习 1.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步骤: →制订方案→实施方案→ → 。 2.在观察“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要以“过山车”的为中心,用 测量距离。 明确任务 交流评估 软尺或细绳 改进完善 谢谢观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8《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测试,进一步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运动形式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快慢与轨道坡度、光滑度等因素有关”,深化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 科学思维:能根据测试数据(如运动时间、距离)分析小球运动快慢的原因,推理出“改进过山车的方法”,培养证据推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 探究实践:学会用方向盘确定方向、用软尺和细绳测量距离、用秒表记录时间,完成小球位置描述、运动形式观察、运动快慢比较等测试任务;能通过重复实验获取可靠数据,提升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态度责任:在测试与改进中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乐于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通过优化设计,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乐趣,增强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准确描述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位置(方向+距离),观察并记录小球的运动形式(直线或曲线),比较不同过山车中小球运动的快慢。 难点:规范测量轨道距离和运动时间,理解“重复实验取中间值”的科学性;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约5分钟) 回顾引入:“上节课我们分组制作了过山车模型,大家的模型都做好了吗?今天我们要通过测试来检验它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看看小球在上面会怎样运动。” 提出问题:展示做好的过山车模型,提问:“如何判断我们的过山车是否合格?小球在轨道上的位置、运动形式和快慢会有什么特点呢?”引出本课主题———测试“过山车”。 (二)交流评估(约15分钟) 明确评估标准:出示“过山车评价表”,说明评估项目及标准: 轨道总长是否在2米以上(★★★)。 是否包含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小球能否滚完全部轨道,不脱轨(★★★)。 是否与同学合作完成(★★★)。 小组自评:各组对照标准,用星星数量评估自己的模型,记录未达标的项目(如“轨道总长1.8米,差0.2米”“曲线轨道处小球偶尔脱轨”)。 重点指导:描述小球位置: 介绍工具:方向盘(确定方向)、软尺和细绳(测量距离)。 演示方法: (1)将方向盘中心点对准过山车起点,平铺在轨道下方。 (2)将小球放在轨道任意一点,用方向盘说出其相对于起点的方向(如“东北方向”“西南方向”)。 (3)用细绳沿轨道从起点铺到小球位置,再用软尺量细绳长度,得到距离。 (4)完整描述:“小球位于起点的XX方向,距离XX厘米处。” 实践操作: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