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九年级上册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回顾矩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2.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与其他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难点) 学习目标 问题1: 矩形有哪些性质? A B C D O ①是轴对称图形; ②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且平分. 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 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问题2: 矩形有判定方法有哪些? 导入新课 如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时,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思考:∠α满足什么条件时,平行四边形会变成矩形? 当∠α=90°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A B C D 符号语言: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除了定义以外,判定矩形的方法还有没有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类似地,那我们研究矩形的性质的逆命题是否成立. (2)当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相等时,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你能证明吗? 矩形 分析:要证明□ABCD是矩形,只要证明有一个角是直角即可. 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 D B C A 例1:如图,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D=120°, AB=2.5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DAB=90°,AC = BD, OA = OC = 12 AC,OB = OD = 12 BD ∴AO=DO. ∵∠AOD=120°, ∴∠ODA=∠OAD= 12 (180°- 120°)=30°. ∴AC=BD = 2AB = 2 ×2.5 = 5. ? A B C D O 典例精析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两条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AOB = 60°,AB = 4 ,求对角线的长. 解:∵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 AC = BD,OA = OC = AC,OB = OD = BD. ∴ OA = OB. 又∵∠AOB = 60°, ∴△OAB 是等边三角形. ∴ OA = AB = 4. ∴ AC = BD = 2OA = 8. A B C D O 变式练习 例3:如图,在△ABC中, AB=AC,D为BC上一点,以AB,B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DE,连接AD , EC. (1)求证:△ADC≌△ECD; (2)若BD=CD,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 证明:(1)∵△ABC是等腰三角形, ∴∠B=∠ACB. 又∵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 ∴∠B=∠EDC,AB=DE, ∴∠ACB=∠EDC, ∴△ADC≌△ECD. A D C E B (2)∵AB=AC,BD=CD, ∴AD⊥BC,∴∠ADC=90°. ∵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 ∴AE平行且等于BD,即AE平行且等于DC, ∴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而∠ADC=90°, ∴四边形ADCE是矩形. A D C E B 例4:如图所示,在△ABC中,D为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且AF=BD.连接BF. (1)BD与DC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FBD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AFE=∠DCE,然后利用“AAS”证明△AEF和△DEC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F=CD,再利用等量代换即可得BD=CD; 已知:如图,四边形 ABCD 是矩形,∠ABC = 90°,对角线 AC 与 DB 相交于点 O. 求证(1)∠ABC =∠BCD =∠CDA =∠DAB = 90°;(2)AC = BD. (2)∵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B = DC(矩形的对边相等), 在△ABC 和 △DCB 中, ∵AB = DC,∠ABC = ∠DCB,BC = CB. ∴△ABC ≌∠DCB. ∴AC = DB.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矩形纸片,折一折,观察并思考.?? (1)矩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如果是,那么对称中心是什么? (2)矩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那么对称轴有几条? 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3. 一个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一个夹角为 60°,对角线长 为 15,求这个矩形较短边的长. 解:∵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 AC = BD = 15,∴OD = OC = 7.5, 又∵∠COD = 60, ∴△COD是等边三角形, ∴ CD = 7.5 . 4. 如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