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三上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 气象观测站招募启事———发现天气的奥秘 二、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设计主要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如下要求: 1.核心概念:10.1 天气和气候 2.学段目标(1~2年级):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科学思维:在教师指导下,具有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意识。 4.探究实践: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天气现象。 5.态度责任: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与天气观测活动。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天气》单元的起始课,旨在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教材通过“我们关心天气”的议题,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讨论和分享已知的天气现象,并思考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描述和记录。这为后续学习测量天气的各种工具和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兴趣和认知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常见的天气现象,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简单描述。 2.科学思维:能通过比较和分类,初步认识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 3.探究实践: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天气,并尝试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天气。 4.态度责任:激发对天气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初步感知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我国先进的气象科技)。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并描述常见的天气现象。 2.教学难点:用较为科学的语言(如“云量多少”)来描述天气,而非单纯的感觉。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天气图片、视频、招聘令海报);《校园气象观测站招聘表》;《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铅笔、彩笔。 3.环境准备: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小组。 七、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发布招聘,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同学们,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的校园气象观测站正式成立啦!现在,它正向三年级全体同学发出‘小小气象观测员’的招募计划!(播放带有激励音乐的PPT招募令)我们需要一批观察仔细、记录认真、充满好奇心的小伙伴,一起来解密天气的密码。你们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吗?今天,就是我们招募考核的第一关———发现天气的奥秘’。成功通关的同学将获得这张‘招募申请表’哦!” 学生活动:观看招募令,被情境吸引,产生强烈的参与意愿。 设计理念:通过创设“校园气象观测站招聘”的真实情境,赋予学生“小小气象员”的角色,将学习任务转化为挑战关卡,极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 (二) 探索活动:天气观察员初体验 1.活动一:聚焦话题———我们知道的天气 教师活动: “作为一名气象观测员,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请问各位‘预备员’,关于天气,你们都知道些什么?我们先在小组里聊一聊,比一比哪个组发现的天气现象最多!” 学生活动:小组内积极讨论、交流,回忆并罗列已知的天气现象(如晴、雨、雪、风、雾等)。 设计理念: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合作学习激活前概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二:探索实践———描述今天的天气 教师活动: “大家的知识真丰富!那么,现在我们就要进行第一个实战任务:请根据你的观察,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不要只说‘很热’或‘很冷’哦,想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得更科学?比如……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风?温度感觉怎么样?(教师适时引导)请把你们的观察和讨论结果记录在《学习任务单》的第一部分。”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到窗边进行观察(视觉:云、太阳;触觉:风、温度;听觉:风声等)。结合感官体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记录和描述。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将抽象的“天气”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要素,初步学习科学描述的方法,体现探究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