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1044

第七单元《红楼梦》课件(共1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56891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七,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红楼梦》解读 2025-2026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 学习目标: 1.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故事背景。 2.梳理:故事情节,理清小说线索,了解主要内容。 3.分析:外貌、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掌握主要人物性 格、人物形象。 4.赏析:人物判词、唱曲、隐语及环境描写。 5.探究:作品主题。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 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 活动一:整体把握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著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籍贯沈阳 ,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曹顒( yóng)之子【一说曹頫(fǔ)之子】 。 包衣人:简称包衣 ,是清代八旗制度下世代服役于皇帝、宗室王公之家的一个奴仆群体 ,从事管家务、供差役、随侍等,遇有战事包衣也应征参战 。 任务1:作家作品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由富贵而贫贱的经历,使他对社会人生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高 鹗 (约1738-约1815)字兰墅, 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人。乾隆六十年(1795 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 一般认为《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其所续。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 围绕事关贾府家世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 一场封建卫道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以贾宝玉、 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爱情悲剧为重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绘,广泛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末路,并正在无可挽回地走向覆灭。 “红楼”即朱门之意,是豪门贵族的代称,“红楼梦”意为无论多么煊赫的权势,到头来无非是南柯一梦。 任务2:主要内容 任务3:故事线索 《红楼梦》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的。 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它以宝、黛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为线索,以宝、黛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剧结局而告终。 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在封建制度与礼教的桎梏下,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不能自主,而取决于封建家长的意愿。 另一条线索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由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 它以封建的阶级压迫,等级制度以及封建贵族寄生腐朽、荒淫糜烂的生活所造成的封建制度自身的矛盾为线索,以贾府及其亲族的一一衰败为结局,不仅构成主线的社会背景,并与主线殊途同归,提示和鞭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皇冠。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巨著,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盛衰史。 可从中了解古老中国的宗族制度的生活方式、礼仪规范和人间趣味;了解中国文学的大家风范和中国语言的奇妙魅力。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红楼梦》是一座卓然矗立的小说艺术高峰。它不以波澜壮阔的场面或曲折离奇的情节取胜,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细腻叙写中寄寓作者对社会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