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山一中2028级高一上期10月物理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彭山一中组织高三学生爬山释放压力,目的地是彭祖山山顶宝塔,下午 出发,图示路线约公里抵达终点宝塔,历时约3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里”指的是位移 B. “下午”指的是时间间隔 C. 步行的平均速率约为 D. 研究同学们从起点到终点时间不能将其视为质点 2. 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 ) A. 第4s初 B. 第6s末 C. 第3s内 D. 前3s 3.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就大 B. 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就大 C. 加速度为正值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D. 只要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就不为零 4.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 后速度大小为10 m/s,在这1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可能小于4 m/s2 B.可能等于4m/s2 C.可能大于6 m/s2 D.一定等于6 m/s2 5.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 (m),则它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6 m/s B.8 m/s C.10 m/s D.12 m/s 6. 如图,一质点从A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B、C、D是质点运动路径上三点,且BC=x1,CD=x2,质点通过B、C间所用时间与经过C、D间所用时间相等,则质点经过C点的速度为( ) A. B. C. D. 7. 如图所示,甲、乙两辆玩具小汽车(可以视为质点)并排沿平直路面的相邻轨道向前行驶,两车都装有蓝牙设备,这两个蓝牙设备可以在以内实现通信。时刻,甲、乙两车刚好位于图示位置,此时甲车的速度为,乙车的速度为,从该时刻起甲车以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下,乙车保持原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轨道间距和信号传递时间,则从时刻起,两车能利用蓝牙通信的时间为( ) A. B. C. D. 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研究物体做直线运动图像可以灵活选取横、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为两个直线运动的图像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物体在这段时间内位移大于 B. 甲图中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C. 乙图中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 D. 乙图中物体的加速度为 9.滑块以某一初速度从斜面底端O上滑到最高点D,用频闪仪记录的上滑过程如图所示,则( ) A. 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在C点的两倍 B. 滑块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在C点的两倍 C. AB和CD的距离之比为3∶1 D. AB和CD的距离之比为5∶1 10.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上以2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 m处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 A.1 s B.2 s C.3 s D.(2+) s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三、本题共2小题,13题6分,14题10分,共16分。 11. 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更能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做匀加速运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2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2=0.05s,从第一个光电门到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0.5s 。遮光板的宽度为2.0cm。(下列问题中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1)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 (2)滑块从第一个光电门到第二个光电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 ,平均速度_____m/s。 12. 某同学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小车在重物牵引下拖着纸带沿平板运动。该同学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纸带上方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