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1667

第四单元《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14062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四,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3 采用合理的 论证方法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素养目标 1. 学习基本的逻辑知识,学会辨析逻辑错误。 2. 能运用逻辑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构建和完善论证。 3. 形成逻辑思维,在阅读中增加思考的深度,培养比较探究能力。 活动引导 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论证要素和推理要素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推理三要素:前提、推理形式、结论; 论证的三要素:论点、论证形式、论据。 论点,就是论证中要证明的观点,逻辑上对应推理的结论;论证形式,就是论证使用的推理形式;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逻辑上对应推理的前提。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支持和反驳都属于论证。 推理和论证的区别: 推理用于发现,是现有前提再有结论;论证用于说服,是先有了论点,再去选择支持这个论点的论据。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要注意: ⑴关注论证的隐含前提 ⑵学会间接论证 ⑶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一)关注隐含前提 在直接论证中,往往不会巨细无遗地呈现逻辑推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会出现部分前提的省略,这些省略的前提却往往又隐藏着理解论证的关键。 柯南道尔的《银色马》中,主人公福尔摩斯有这样一段话: 马厩中有一条狗,然而,尽管有人进来,并且把马牵走,它竟毫不吠叫,没有惊动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显然,这位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 尝试在论据2和论据1前面,加上隐含前提。 隐含前提1: 论据1:狗没有吠 论据2:草料棚的人没有惊醒 论点:牵走马的人是狗熟悉的 隐含前提2: 狗叫了,就会惊醒草料棚的人 看到熟悉的人,狗不会叫 当直接论证有困难或者效果不好的时候,我们就会采用间接论证,主要运用“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 ①排除法 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只要找出证据否定其他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种方法就是大家熟悉的“排除法”。排除法实际上就是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阐述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的时候,就采用了排除法,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进行一一排除,最后推出唯一的正确做法就是“拿来主义”,这样的论证让人无可辩驳。 ②反证法 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排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最初的观点。其根据的是逻辑规律中的排中律。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 ,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司马光通过列举管仲、公叔文子、何曾、石崇、寇准等人“以侈自败”的反面例子对“生活奢侈”做出否定,从而间接论证了“俭朴”的重要性。 ③归谬法 归谬法是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目的是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常用于驳论。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从“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这个立场和观点出发,分别列举了“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晋国“东封郑”必西“阙秦”等证据,得出灭掉郑国实为“阙秦以利晋”的结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