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183053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66983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古诗词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学年
(
课件网
) 涉江采芙蓉 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南朝)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驱车上东门行》(“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难逢。《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一、读顺畅,通大意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渡过江水,采摘芙蓉 沼泽之地,兰草萋萋 采摘兰草,欲送与谁? 所思之人,远在他乡 回头眺望,乡关何处? 道路绵长,无边无际 感情深厚,天各一方 孤独忧伤,寂寞终老 用诗中的词语概括本诗的内容 采芙蓉 思远道 望旧乡 忧终老 二、理思路,悟情感 愉悦 失望 无奈 忧愁 如何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 1、通过朗读,直接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 3、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1、请找出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分析形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2、其中哪个意象是最重要的?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三、找意象,品意境 兰泽、芳草、芙蓉、长路、旧乡。 芙蓉 仪表庄重 姿态优美 气质优雅 品质高洁 (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侧面烘托人物) 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净友、芰荷等。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君子之花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佳人之花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爱情之花 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怎样理解这种行为?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 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 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 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给人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她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渡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芳草。 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10-23)
小说阅读-- 概括情节 高频考点 专题练 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2025-10-23)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10-23)
小说阅读-- 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高频考点 专题练 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2025-10-23)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突破练19 理解思想内容,把握情感内涵(含解析)(2025-10-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