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184554
【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3.2 (第2课时)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 教学课件(共20张PPT)+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33816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血管
,
PPT
,
20张
,
教学课件
,
器官
,
运输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3.2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第2课时)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2节 血管和心脏是物质运输的器官(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物质运输》第二节内容。本节概述了不论是营养物质的运输还是代谢废物的排出主要是由人体的血液循环来完成的。血液主要是在血管和心脏中循环流动,因此,血管作为运输物质的主要器官之一,是学好后面知识的基础。血液之所以能在循环管道中不停地流动,就是依靠心脏有节律地舒缩活动,因此,心脏是运输物质的重要器官,也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本节要求掌握:心脏有四个腔,与四个腔分别相通的8条血管以及两组瓣膜及其作用。理解心脏的舒缩与心瓣膜活动以及血流关系是学好血液循环途径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观察人的心脏模型说出心脏各个腔的结构名称及与之相连的血管,描述心脏内血液的流动状况(重、难点)。 2. 通过观看视频,概述心脏跳动一次的过程,描述心房、心室舒张收缩时房室瓣、动脉瓣的活动和血流关系,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 (重、难点)。 3. 研读教材资料,说出心率的概念以及心率的正常范围,树立保护心脏、增强珍爱生命的情感(难点)。 【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观察和分析血管与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理解其相互适应性,形成对生命系统的整体认识。 科学思维:借助实验观察和结构分析,培养推理和分析能力,理解心脏与血管的生理机制。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提高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主动探索心血管系统的奥秘。 社会责任:认识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增强健康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心脏的结构; 心脏结构是怎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教学难点】 心脏的工作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一)回顾旧知 种类管壁管腔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动脉较厚小大快运输血液 心脏→全身静脉较薄大小慢运输血液 全身→心脏毛细血管非常薄极小极小最慢物质交换的场所 (二) 课前播放视频, 师:血液能在我们体内不停地流动,是身体的哪一个结构提供了动力? 生:心脏。 由此引入新课。 学生回顾课本2min,提问。 观看视频,记住问题,学习新课。 新知探究 【任务一: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1、让学生蹦跳 30秒,使心跳加快,明显感受心脏的跳动,判断心脏的位置。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和完整的心脏,感受心脏的大小和形状。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 大致和本人的拳头那么大。 2、分组实验———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小组之间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分组实验 问题: 1. 心脏包含哪几个腔?与各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2. 左右心房之间、左右心室之间互不相通,这有什么意义? 3. 比较心脏各腔室壁的厚度,尝试对其厚度的差异作出解释。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 心脏包含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 2. 防止心脏左右两侧血液混合提高血液运输氧气的效率 3. 左心室>右心室>心房. 心室是血液循环的起点,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而体循环比肺循环长,需要的动力大,所以左心室的比较厚,收缩有力。 3、阅读聚焦———心脏内的瓣膜是如何控制血液流动方向的? 让学生说出看到的瓣膜的种类、数量、位置、开口方向。找学生上台用教师自制教具演示瓣膜的工作原理。总结瓣膜导致的血液的流动方向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左: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动脉血) 右: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静脉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生命起源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苏教版)(2025-11-24)
生命起源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课件(苏教版)(2025-11-24)
生物的遗传物质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生物性状的决定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人的性别决定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