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4594

【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1.5《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 第1课时》 教学课件(共24张PPT)+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807517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1.5,PPT,24张,教学课件,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 第1课时,八年级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6.1.5 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第1课时)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5节 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眼、耳的结构和视觉,听觉的形成,重点是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视觉和听觉形成的知识。因为只有了解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之后学生才能很容易地归纳出视觉、听觉形成的正确过程。由于眼和耳是人体从外界接收信息的主要器官,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着突出的作用,因此本节知识也是本章的重点。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物理,对凸透镜成像和声波的传递的规律还不清楚,因此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和讲解听觉的形成时,注意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时间去感悟和体会。本节教学从优美的引言开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感受器和感受器官的异同。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多媒体课件和挂图等直观教具来进行教学。沿着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视觉的形成→近视这样的思路讲解视觉:沿着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来讲解听觉;然后拓展其他感觉,使学生能够在观察、分析"形象认识的基础上、了解人的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探究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科学的表达,严密的逻辑,辨证的思维的能力,让他们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确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眼球结构示意图,掌握人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重、难点)。 2.通过“模拟眼球成像原理”演示实验,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了解各学科知识的互通(重、难点)。 3.通过“调查班级同学的近视率并分析其原因”调查活动,说出近视的成因及科学用眼的预防方法(难点) 。 【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观察眼球解剖模型、模拟成像实验及近视案例,学生能说出“眼球结构—功能—环境”三者协调统一的关系,认同视觉健康是高质量生活的基础,形成“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服务生命”的整体生命观; 科学思维:利用“凸透镜—晶状体—视网膜”类比模型,学生能运用比较、归纳、建模等方法,解释视觉形成过程与近视成因,区分“成像位置与焦点”两种变量,提升模型建构与因果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在“模拟眼球成像”与“班级近视率调查”两项任务中,学生能提出“晶状体曲度/眼轴长度对成像清晰度影响”的可探究问题,设计实验或调查方案,收集数据并得出证据支持的结论,体验完整探究流程; 社会责任:基于近视成因分析与矫正原理,学生能制定并践行“科学用眼三件套”(20-20-20 法则、正确读写姿势、每日户外活动≥1 h),向家庭与社区传播视觉保护知识,担当视觉健康宣讲员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教学难点】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近视形成的原因及健康用眼;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一)回顾旧知 1、 2、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后会收缩, 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拉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 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 , 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 , 肱三头肌收缩 。 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舒张, 肱三头肌舒张。 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收缩。 (二) 播放视频,“你好主人,我是你的眼睛”。 问题: 观察同桌的眼,向同桌描述眼都有哪些结构? 学生回顾课本2min,提问。 观看视频,记住问题,学习新课。 新知探究 【任务一:眼是视觉器官】 1、人体依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外界信息。有些感受器带有一些附属结构,它们共同构成专门感受某种刺激的器官—感觉器官。 常见的感觉器官有哪些?最重要的是哪个? 对学生回答内容进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