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魏征直言进谏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 1.掌握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2.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本课目标 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经西汉末学者刘向加以汇编整理,共三十三篇。这部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在各国的政治活动和言论,反映了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上的斗争。它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战国策》还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其中的文章以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成为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标志,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著名的寓言“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就出自该书。 背景链接 春秋战国之际,诸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进行游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也是一名十分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先秦齐国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后期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字词学习 邹忌 _____ 昳丽 _____ 朝服 _____ 衣冠 _____ 窥镜 _____ 谤讥 _____ 间进 _____ 期年 _____ 妾 _____ 孰 _____ 谏 _____ 寡人 _____ yì kuī jiàn bànɡ qiè zhāo jī shú jiàn ɡuǎ zōu ɡuān 修: 昳丽: 朝服衣冠: 窥镜: 孰与: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长,这里指身高。 光艳美丽。 早晨穿戴好衣帽。 照镜子。 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词语解释 不自信: 旦日: 不若: 不相信自己(美)。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第二天。 不如,比不上。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孰视之: 弗如远甚: 美我: 私: 仔细地看他。孰,同“熟”,仔细。之,指徐公。 远远不如。 偏爱。 认为我美。美,认为……美。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诚: 皆以美于徐公: 的确,实在。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以为,认为。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地方: 左右: 莫: 四境之内: 蔽: 没有谁。 土地方圆。 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全国范围内。 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面刺: 谤讥: 市朝: 闻: 当面指责。 这里指“议论”,没有贬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