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7515

【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2.3 合理用药维护人体健康 教学课件(共29张PPT)+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3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582013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合理,PPT,29张,教学课件,健康,人体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6.2.3 合理用药维护人体健康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6.2.3 合理用药维护人体健康 教材分析 本节涉及的内容有家庭药箱建立的原则、大众用药存在的问题,重点是安全用药的方式方法等。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生经历过的事例进行探讨如何安全用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通过让学生收集和整理药品标签并引发讨论,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一些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标志的不同,学习安全用药的常识性知识和改进卫生方面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意识。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药物品种越来越多,药物中毒、滥用药物的现象也越发严重。加强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用药知识,关注安全用药,关注健康,珍爱生命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合理用药的概念,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了解中药和西药的区别(重、难点)。 2.掌握药品说明书中对安全用药重要的信息,以及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增强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的社会责任感(重、难点)。 3.知晓安全用药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儿童用药的特殊注意事项,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难点) 。 【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知道“药可治病亦可致病”,认同安全用药是珍爱生命的基本行为。; 科学思维:能快速抓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中药与西药的关键区别,并用“说明书三看”(适应证、剂量、禁忌)做出取舍; 科学探究:通过“家庭药箱大检查”活动,发现过期或重复药品,提出改进清单并实施; 社会责任:向家人传播“七步洗手后再用药”“不自行增减剂量”两条核心提醒,做家庭安全用药监督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教学难点】 合理设计、改善小药箱;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一)回顾旧知 1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2.传染病是由特定的病原体引起的,按照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可以将传染病分为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 3.艾滋病(AIDS)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HIV) 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4.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二) 播放视频,关于屠呦呦被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问题:为何屠呦呦可以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看完这段视频,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为了确保疟疾感染者的安全,屠呦呦和团队成员亲自使用青蒿素进行毒性测试。 学生回顾课本2min,提问。 观看视频,记住问题,学习新课。 新知探究 【任务一: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生病,也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药物。何为药品?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药品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物质。属于特殊的商品,对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都有特殊的要求,目的是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确保其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发挥应有的药理作用。 2、那生活中药物的类型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阅读教材了解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组织学生看图片思考回答:(1)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这两类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1)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直接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处方药非处方药照疾病类型病情较重,需要医生确诊轻伤小病或解除症状疾病诊断者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