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0204

第14讲 力学和光学实验——【起飞指南】2026年浙江选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探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0-2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37047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选考,解析,原卷版,探秘,考点,复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讲 力学和光学实验 题型1纸带类实验 1.纸带的三大应用 (1)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如图) a1=,a2=,a3= a= (2)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n+1= (3)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 2.光电门的应用 (1)求瞬时速度:把遮光条(宽度为d)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内的平均速度看做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即v=. (2)求加速度:若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则利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可求加速度,即a=. 3.实验的技巧 (1)要根据实验原理来判断是否需要平衡摩擦力,知道正确平衡摩擦力的方法. (2)要清楚钩码(或沙桶)与小车之间的质量关系,并且要清楚在仪器创新或实验原理创新的情形下,该条件是否需要调整. (3)要知道实验数据、图象的处理方法和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技巧.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选用的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 (1)为完成本实验,下列器材中必须有的是(填编号) ; ①天平②低压直流电源③刻度尺④秒表 (2)该同学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开始实验,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有定滑轮的一端 C.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D.需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3)该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了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 ①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在实验过程中,由于频率波动,交流电源的实际频率略小于50Hz,则前面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③ (2)AD (3) 0.560 0.801 (4)偏大 【详解】(1)为完成本实验,由于使用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则需要220V的交流电源,本实验为了测量速度需要测量纸带的位移,所以需要刻度尺,由于打点计时器可以计时,所以不需要秒表,不用测量质量,所以不需要天平。故选③。 (2)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以有效地利用纸带,故A正确;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没有滑轮一端,故B错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便于有效利用纸带,故C错误; D.为了减小误差,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故D正确; E.选择平直且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这样使得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恒定,故E正确。 故选ADE。 (3)[1]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D==m/s=0.560m/s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m/s2=0.801m/s2 (4)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由于频率波动,交流电源的实际频率略小于50Hz,则打点周期小于0.02s,计算时还用0.02s来计算,则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为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力传感器可实时测出细线上的张力。 (1)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时 挂砂桶,实验过程中 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均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正确操作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A、B、C、D、E点为纸带上选取的相邻五个计数点,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则纸带上打出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 不需要 不需要 (2) 0.43 1.0 【详解】(1)[1] [2]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时不需要挂砂桶,由于有力传感器,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1]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