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93482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10-2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1647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市,月月,解析,试卷,物理,清华大学
  • cover
2025-2026学年北京市清华附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的斜面加速下滑,关于物体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支持力N和滑动摩擦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是一张羽毛和苹果在真空环境中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照片中显示的现象说明了( ) A. 在真空环境下下落,羽毛和苹果具有相同的惯性 B. 在真空环境下下落,羽毛和苹果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C. 如果在空气中下落,羽毛比苹果下落慢,说明羽毛受到的重力变小了 D. 如果在空气中下落,羽毛比苹果下落慢,说明苹果的惯性变大 3.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小球,经时间t落在水平地面上,速度方向偏转角。若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小球抛出的速度大小为 B. 小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C. 小球在飞行过程中速度的增量大小为g D. 小球在飞行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4.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给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小球便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作用 B. 小球受的重力和绳的拉力的合力为一恒力 C. 越大,小球运动的速度越大 D. 越大,小球运动的周期越大 5.人造地球卫星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舱内的弹簧秤下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设为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则弹簧秤示数为( ) A. 0 B. C. D. 6.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 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 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 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7.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 ) A. 重力做功2mgR B. 机械能减少mgR C. 合外力做功mgR D. 克服摩擦力做功 8.在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后,人们往试图用不同的理论方法来解释。比如,当发现光在地球附近的重力场中传播时其频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后,科学家分别用两种方法做出了解释。 现象:从地面P点向上发出一束频率为的光,射向离地面高为远小于地球半径的Q点处的接收器上,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的频率为。 方法一:根据光子能量式中h为普朗克常量,m为光子的等效质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和重力场中能量守恒定律,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的频率。 方法二:根据广义相对论,光在有万有引力的空间中运动时,其频率会发生变化。将该理论应用于地球附近,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的频率,式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R为地球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方法一得到,g为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B. 由方法二可知,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的波长大于发出时光的波长 C. 若从Q点发出一束光照射到P点,从以上两种方法均可知,其频率会变小 D. 通过类比,可知太阳表面发出的光的频率在传播过程中变大 9.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其中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 ) A. 速率的变化量不同 B. 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 C. 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 D. 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10.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