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题型1】一元二次方程与增长率、销售问题 4 【题型2】一元二次方程与“握手”问题 6 【题型3】一元二次方程与生活中矩形边长、面积问题 9 【题型4】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中动点问题 12 【题型5】一元二次方程与数字、行程等问题 16 【知识点1】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全面、系统地审清问题的已知和未知,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并全面表示问题的相等关系,设出未知数,用方程表示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1.(2025 玉溪一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某校为了丰富学生的阅历知识,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生人均阅读量从七年级的每年64万字增加到九年级的每年144万字.设该校七至九年级人均阅读量年均增长率为x,则可列方程为( ) A.64(1+x)2=144B.64(1+x%)2=144C.64(1+2x)=144D.64+64(1+x)+64(1+x)2=144 【答案】A 【分析】利用九年级的学生人均阅读量=七年级的学生人均阅读量×(1+该校七至九年级人均阅读量年均增长率)2,即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64(1+x)2=144. 故选:A. 2.(2025春 青秀区校级期末)《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今有衰分,各以差次分之”.“衰分”就是指按照一定比例递减或递增的分配方法,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增长率计算理论.3月,定海二中九思图书馆为响应学校“阅读月”活动,向学生全天开放.据统计,第一周进馆128人次,进馆人次每周增加,第三周进馆392人次,若进馆人次的周平均增长率相同,设进馆人次的周平均增长率为x,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是( ) A.128(1+x)2=392B.128(1+2x)2=392C.128+128(1+x)=392D.128+128(1+x)+128(1+x)2=392 【答案】A 【分析】利用第三周进馆人次=第一周进馆人次×(1+进馆人次的周平均增长率)2,即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28(1+x)2=392. 故选:A. 【知识点2】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审清题意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所列方程求所列方程的解,检验和作答. 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中常见问题: (1)数字问题:个位数为a,十位数是b,则这个两位数表示为10b+a. (2)增长率问题:增长率=增长数量/原数量×100%.如:若原数是a,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第一次增长后为a(1+x);第二次增长后为a(1+x)2,即 原数×(1+增长百分率)2=后来数. (3)形积问题:①利用勾股定理列一元二次方程,求三角形、矩形的边长.②利用三角形、矩形、菱形、梯形和圆的面积,以及柱体体积公式建立等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比例关系,列比例式,通过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4)运动点问题:物体运动将会沿着一条路线或形成一条痕迹,运行的路线与其他条件会构成直角三角形,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求解. 【规律方法】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六字诀” 1.审:理解题意,明确未知量、已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设:根据题意,可以直接设未知数,也可以间接设未知数. 3.列: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含所设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他未知量,从而列出方程. 4.解:准确求出方程的解. 5.验:检验所求出的根是否符合所列方程和实际问题. 6.答:写出答案. 1.(2024秋 源汇区校级月考)一次会议上,每两个参加会议的人都相互握了一次手,经统计所有人一共握了66次手,则这次会议到会的人数是( ) A.11B.12C.22D.33 【答案】B 【分析】设参加会议有x人,每个人都与其他(x-1)人握手,共握手次数为,根据一共握了66次手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