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1993

让数学课发出美的光辉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2次 大小:116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数学,发出,美的,光辉
  • cover
让数学课发出美的光辉 ———一节数学课的启示 2006年4月26日笔者有幸在余姚舜水中学观摩了来自全省各市参加浙江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的13位教师以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完美的设计开出的13节高质量的精品 课,受益匪浅,特别是杭州外国语学校徐渊楫老师的一节课(获省一等奖)听后使我更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本课是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七章《分式》第二节内容,本课的设计以“美化”分式为主线,课从“数学因简约、对称、和谐而美”的开场白中开始。 师:今天老师从杭州休博会中带来了一个大饼(大转盘),作为一起来体验数学之美的一个实例。问题:已知圆盘的半径为R,某种油漆每千克可漆个平方单位,则漆好这个圆盘大约需多少油漆? 生:。 师:根据数学简约、对称、和谐的审美标准,你认为这个式子美不美? 生:不美。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这些不美的分式化成更简约、更和谐。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课题《分式的基本性质》。 然后徐老师仍然利用大转盘在复习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用类比归纳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体验了学习分式基本性质的必要性,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分数(式)的表示中蕴含着数学中的简洁美,而分数(式)的基本性质来源于使分数(式)通过恒等变形,使其更简约、更美观的需要。在讲解分式的性质运用时,徐老师更是把数学中的美渗透得淋漓尽致。 师:根据刚才审美标准,你认为下面两个分式够简约、够和谐吗? (,) 生:不够。 师:你认为哪里不够简约、和谐。 生:… 教师与学生一起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上面两个分式化成:和的形式,达到了简约、和谐的目的。这就是“(1)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中的系数都化为整数”———对分式进行美化———化整”。然后师生继续把(2)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中最高次项的系数都化为正数。如:;(3)分式的基本性质的重要运用———约分。如,。这类问题看作分式简约、和谐、美观之需要,故要对分式进行美化———化正”、“约分”。把数学知识的运用与数学中的美有机结合起来。整堂课从引入、探索得到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性质的运用,始终围绕着“美化”这一主线展开,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展示美、体现美的有机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数学美,而且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数学审美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情操,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 几点启示: 1、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只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的渗透,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的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别数学美,更谈不让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徐老师的课给我们今后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用数学中的美来诱发学生的内动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案例。 2、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尤为突出。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所以这就更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使青少年学生更健康和谐地发展。 3、美育和智育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补充的。教学心理学和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智育和美育相结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能充分发挥人脑两个半球的功能,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