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1101

义教部编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11-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196222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义教部,PPT,19张,课件,鼎立,三国
  • cover
(课件网) 官渡之战 壹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叁 赤壁之战 贰 背景 官渡之战 壹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概括曹操势力迅速壮大的原因? 材料一 毛玠(jiè)语太祖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 ———《三国志》 译文:毛玠对曹操说:“....现在应当尊奉天子,并打着天子的旗号来命令那些不肯臣服的人,同时要注意发展生产,积蓄军事力量,这样就可以实现称霸天下的大业。”曹操诚恳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挟天子以令诸侯”, 取得了政治主动权; 收编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 实行屯田,组织农业生产,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和军粮问题。 招揽各种人才; (荀彧xúnyù、许攸、郭嘉) 政治上 军事上 经济上 人才上 赢得了民心 背景 官渡之战 壹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另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以袁绍为首,占据黄河以北, 地广人众,兵多粮足。 袁绍 曹操 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首领。 袁绍势力强大 曹操崛起 曹操和袁绍都想 吞并对方,统一北方 官渡决战前夕,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曹操。曹操听说后,高兴得顾不上穿鞋,赤脚相迎。许攸问曹操,还有多少军粮可供支持战争,曹操开始并没有以实相告。在许攸的一再追问下,曹操只得说出实情。许攸得知曹军粮食只够吃一个月,便告诉他袁绍的辎重屯积在乌巢,当率精兵前往袭击。曹操依计而行,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相关史事 官渡之战示意图 官渡之战 壹 打击敌人要害 曹操率军约 2万驻扎于官渡 袁绍率10万大军南下 曹操率5千骑兵偷袭乌巢 曹操取胜, 率军向北追击 重视人才 袁绍战败, 向北方撤退 概况 官渡之战 壹 时间: 交战双方: 战役结果: 战略战术: 战役特点: 影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和袁绍 曹操获胜 袁绍战败 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 奠定了重要基础。 采取声东击西、 避实击虚、 打击敌人要害 战术运用得当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龟虽寿 东汉末年·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统一全国 赤壁之战 贰 《三顾茅庐图》(局部) 相关史事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刘备身边有猛将关羽、张飞,但缺少辅佐的谋士。他听说隐居的诸葛亮是旷世英才,便三次亲自登门求见,恳请其出山相助。这就是“三顾茅庐”的由来。 赤壁之战示意图 208年,曹操率领20余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 孙权刘备组成5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 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情况,由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 黄盖派人送去“降书”后,率领几十艘船,满载柴草驶向对岸。 离曹营不远时,突然同时点火,冲进曹营的船队。曹军毫无防备,死伤惨重。 孙刘联军:约5万 曹军:20余万 两军力量悬殊 过程 赤壁之战 贰 长江 战略战术 骄傲自大,轻视对敌 概况 时间: 交战双方: 战役结果: 战略战术: 战役特点: 影响: 公元208年 官渡之战 曹操军和孙刘联军 曹操溃败 孙刘联军获胜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实施诈降计策和火攻战术 战略战术得当 赤壁之战 贰 诸葛亮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策略? 与赤壁之战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曾对孙权说: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