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1614

4.2 身体的运动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1522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身体,运动,教学设计
  • cover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身体的运动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科学·教科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上学期 单元 四健康生活 课题 第2课时身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明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掌握运动系统保护方法。 2.学生能完成哑铃举起活动,制作前臂运动模型,理解运动系统工作原理。 3.学生树立运动系统保护意识,养成科学运动习惯。 核心素养 1.科学观念:理解骨、关节、肌肉组成运动系统及协同工作原理。 2.科学思维:通过模型与活动分析运动系统工作逻辑,培养推理能力。 3.探究实践:能完成哑铃举起活动,制作并展示前臂运动模型。 4.态度责任:树立运动系统保护意识,养成科学运动与健康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完成模型制作与活动探究。 2.教学难点:准确描述骨、关节、肌肉协同完成运动的过程,理解运动系统保护要点。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 【设计意图】以教材“聚焦”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学生日常运动体验,激发探究运动系统工作原理的兴趣,明确本节课探究方向。 活动:展示教材中“身体的运动”主题图片。 老师提问:“同学们,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运动系统,它们是怎样完成运动的?我们需要怎么保护它们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身体的运动》。”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哑铃举起活动探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教材“探索”板块的哑铃举起活动,直观感受上肢运动过程中骨、关节、肌肉的变化,为理解运动系统工作原理奠定实践基础。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同学们,按照教材要求,用右手拿起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在这个过程中,右上臂是怎样运动的呢?” 学生按照要求做动作后回答:“胳膊在弯曲,肌肉好像在收缩……” 老师继续提问:“大家反复做上述动作,并用左手按住右上臂的不同部位,感受一下右上臂不同部位的变化,说说你们的感受。” 学生操作后回答:“有的地方变硬了,有的地方好像在动……” 2.任务小结 通过哑铃举起活动,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上肢运动时肌肉、关节的变化,对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有了初步感知,为后续深入理解运动系统的协同工作原理积累了实践经验。 学习任务二:制作前臂运动模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制作前臂运动模型,通过模型构建与展示,深入理解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关系,培养动手与建模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要利用筷子、橡皮筋、线这些材料制作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大家说说模型的哪一部分相当于骨、关节和肌肉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筷子像骨头,橡皮筋像肌肉,线可能用来连接……” 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模型,完成后提问:“请大家展示自己的模型,并说说这个模型是怎样模拟前臂运动的。” 学生展示并解释:“橡皮筋拉动筷子,就像肌肉带动骨头运动……” 2.任务小结 同学们通过制作和展示前臂运动模型,更清晰地理解了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协同配合关系,即肌肉收缩舒张带动骨绕关节运动,同时也提升了动手实践和模型构建的能力。 学习任务三:研讨运动系统保护与拓展 【设计意图】紧扣教材“研讨”“资料”“拓展”板块,引导学生明确运动系统的保护方法,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发育特点,拓展对运动系统相关知识的认知,培养健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为了促进骨、关节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做什么?” 学生结合教材资料和生活经验回答:“多运动,像打球、游泳……” 老师提问:“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结构相似的物体,大家看看教材里的起重机,它的哪一部分和我们身体中的骨、关节或肌肉的作用相似呢?” 学生观察后回答:“起重机的钢架像骨头,连接的地方像关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