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3733

第5课 认识液体 教案

日期:2025-11-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499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认识,液体,教案
  • cover
5《认识液体》教案 【核心概念】 (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二)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学习内容与要求】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能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2.1物质的三态变化 ①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静止时其表面一般会保持水平;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体积和形状。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学生对液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接触过水、饮料、牛奶等常见液体,知道液体能流动。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物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有了初步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比较能力。但对于液体的本质特征,如没有固定形状、有确定体积和质量等,还缺乏系统、科学地认识。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学生能够理解液体没有固定形状、有确定体积和质量的特征,掌握使用量筒、天平测量液体体积和质量的方法 。 2.科学思维 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对植物生长所需条件进行推理和判断,培养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3.探究实践 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提升实证意识。 4.责任态度 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合作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液体没有固定形状、有确定体积和质量的特征;掌握量筒、电子秤的正确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液体体积和质量的测量原理,准确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科学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烧杯、锥形瓶、量筒、烧瓶、量杯、天平、水、不同形状的透明容器若干、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出示章节首语,引导学生朗读。 组织学生讨论:诗歌里提到了哪两种物体,这两种物体一样?怎样去了解这两种物体的特征? 揭题:本单元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液体和固体的秘密。今天我来认识液体。(板书) 学生朗读。 预设:液体和固体…… 预设:不一样…… 开门见山引入本章和本节课的主题。 交流:图片中的液体 1.发布任务:找出图中的液体,并在教材上圈一圈。 与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认为它们是液体的理由。 组织学生分析交流找到了哪些液体。 总结 在教材上找出液体。 预设:眼泪、药水、汗水、小狗的尿液、水、牛奶、醋、雨水、汽油…… 图中的场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通过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并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液体”这一核心研究对象上。 探究液体的共同特征 探究液体的基本特征 ①组织学生观察牛奶、食用油、水、蜂蜜的颜色、气味、黏稠度、透明度,找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②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共同特征。 探究液体的形状 ①组织学生实验:把同一瓶液体倒入不同的容器中,你有什么发现? ②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液体的第2个特征。 探究液体的静止后的水面特点。 ①教师演示:把装有液体的瓶子用各种方式摆放,待瓶内液体静止后,观察瓶内的液面,你有什么发现? ②组织学生分享发现。 ③介绍概念与应用: 静止的液面总是水平的,我们称之为“水平面”。展示水平仪、茶壶等图片,介绍水平面的应用。 探究液体的体积 ①提问: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就是体积。液体占据容器空间的大小就是液体的体积。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吗? ②追问并讲解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我们用什么工具可以准确测量它?介绍量筒和量杯。 ③指导测量:讲解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平视凹液面),利用互动活动,引导学生练习读数。 ④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量筒测量同一杯水的体积。 ⑤引导结论:比较几次的测量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探究液体是否容易被压缩 ①组织学生活动:用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