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6120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5119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二,答案,试卷,过渡,会的
  • cover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程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中秦国的变法成效最大,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在秦国实行变法的是 A.商鞅 B.李冰 C.秦穆公 D.晋文公 2.如图是出土于河北兴隆县的战国时期双镰铁范,这是一种能够大规模、重复性生产的农具铸造模具,铸件规整成本低。此类模具的出现表明,战国时期( ) A.青铜铸造业技术发展 B.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C.金属货币的广泛使用 D.铁农具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3.以下历史事件发生于商周时期,并被长篇小说《封神演义》用作故事创作背景的是( ) A.阪泉大战 B.涿鹿之战 C.武王伐纣 D.盘庚迁殷 4.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等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争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该材料主要揭示了百家争鸣的 () A.发生背景 B.历史影响 C.发展过程 D.核心观点 5.《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司马迁借扁鹊之口提出病有“六不治”,为“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阴阳并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信巫不信医”。这一记载说明,夏商周时期 () A.医生职业已得到广泛认可 B.中医学理论发展臻于成熟 C.医患关系得到了有效规范 D.医生的医学认识渐趋理性 6.网上有这样一则“段子”: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又不听圣人“温故而知新”的教诲,他怎么会保佑你及格呢?材料中的“圣人”是指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7.《容斋随笔》曾谈到,与山东六国用人专用宗族不同,秦国任用的商鞅为卫国人,张仪、范雎是魏国人,吕不韦是韩国人,李斯是楚国人。以上材料反映出秦国(  ) A.人心思定 B.骁勇善战 C.广纳贤才 D.墨守成规 8.人们常以“李唐” “赵宋” “朱明”等词汇表示我国历史上的某一王朝,这能反映出( ) A.“废分封”的统治要求 B.“明君臣”的礼制规范 C.“行仁政”的统治策略 D.“家天下”的统治模式 9.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10.他改革内政,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的封地大约是在下图中的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1.《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 ) A.定期朝见周天子,汇报政务 B.进献贡物 C.服从周王调兵 D.定期服役 12.“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易其田畴, 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 ·尽心章句上》)孟子的两则言论共同强调了( ) A.民贵君轻 B.以民为本 C.礼贤下士 D.轻徭薄赋 13.《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奴隶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14.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现存大量记录了商王武丁对于妇好的身体状况、生孩子,甚至是否牙疼的占卜文,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想象妇好在生前得商王宠爱,那么这些原始资料通过什么来记录( ) A.甲骨文 B.青铜器 C.竹木简 D.纸张 1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训形式多是“家书”或“遗令”,重视教育子弟,内容涉及修身到治学,从处世到事君。此后各朝,上至达官下至平民,多有家训问世,内容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家训内容主要( ) A.受科举考试影响 B.受法家思想的影响 C.受民族交融影响 D.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16.夏朝的建立,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