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数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206244
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10月)数学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10-25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5956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河南省
,
质量检测
,
试卷
,
数学
,
10月
,
第一次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10月)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直线和直线,则“”是“”的( ) 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且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点,,若直线与线段AB相交,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如图,二面角的棱上有两个点,线段与分别在这个二面角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若二面角的平面角为,且,,,则的长度为( ). A. B. C. D. 4.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事实上,有很多代数问题可以转化为几何问题加以解决,如:可以转化为点到点的距离,则的最小值为( ). A.3 B. C. D. 5.已知MN是正方体内切球的一条直径,点Р在正方体表面上运动,正方体的棱长是2,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6.已知三棱锥的体积为是空间中一点,,则三棱锥的体积是( ) A.5 B.4 C.3 D.2 7.在平面上有及内一点O满足关系式:即称为经典的“奔驰定理”,若的三边为a,b,c,现有则O为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8.设直线:,一束光线从原点出发沿射线向直线射出,经反射后与轴交于点,再次经轴反射后与轴交于点.若,则的值为( ) A. B. C. D.2 二、多选题 9.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若,,三点不共线,平面外任一点,有,则,,,四点共面 B.有两个不同的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且,,则 C.已知向量,,若,则为钝角 D.已知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若,则与所成角为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截距相等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B.方程能表示平行轴的直线 C.经过点,倾斜角为的直线方程为 D.经过两点的直线方程 11.如图,直三棱柱所有棱长均为,,,,分别在棱,上,(不与端点重合)且,,分别为,中点,则( ) A.平面 B.过,,三点的平面截三棱柱所得截面一定为等腰梯形 C.在内部(含边界),,则到棱距离的最小值为 D.若,分别是平面和内的动点,则周长的最小值为3 三、填空题 12.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13.已知平面向量,,若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的模为,则 . 14.已知菱形的边长为2,.将菱形沿对角线AC折叠成大小为二面角.设E为的中点,F为三棱锥表面上动点,且总满足,则点F轨迹的长度为 . 四、解答题 15.已知,. (1)若()∥(),求x,y的值; (2)若,且,求x的值. 16.如图,在四棱锥中,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底面为直角梯形,,,,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当平面平面时,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7.已知直线的方程为:. (1)求证:不论为何值,直线必过定点; (2)过点引直线,使它与两坐标轴的负半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求的方程. 18.如图1,在四边形中,,,,如图2,把沿折起,使点到达点处,且平面平面,为的中点. (1)求证:;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3)判断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三棱锥的体积为.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ABC,,,,点在上,且,点是线段上的动点. (1)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最大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D B B B B AD BD 题号 11 答案 ACD 1.C 根据直线平行求得,结合充分、必要条件分析判断. 【详解】若,则,解得或, 当,则,,满足,符合题意; 当,则,,两直线重合,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等价于. 所以“”是“”的充要条件. 故选:C. 2.B 由直线方程易得直线过定点,结合图形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直线过定点, 而,, 由图可知,要使直线与线段AB相交, 则或,即k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3.C 根据式子,根据空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复数的概念(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人教B版(2019)必修 第四册(2025-10-24)
复数的乘法与除法(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人教B版(2019)必修 第四册(2025-10-24)
复数的加法与减法(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人教B版(2019)必修 第四册(2025-10-24)
复数的几何意义(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人教B版(2019)必修 第四册(2025-10-24)
第九章 本章总结提升(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 人教B版(2019)必修 第四册(2025-10-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