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08297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导学案(无答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6次 大小:10178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统编,历史,上册,八年级,学年
  • cover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导学案 导 读 本单元以“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为主题,有4课内容。本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是单元第三课,本课主要有三个子目: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的签订。三个子目依次交代了八国联军侵华东背景、、经过和结果。本课设计体现三个亮点:一是紧扣学科核心素养。二是充分运用地图。三是将教材文本做了重新整合和重构,采用板块式设计,将教材内容整合成“乱世悲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联军铁蹄———八国联军侵华与抗争”;“屈辱烙印———《辛丑条约》的签订与影响”三个篇章,分别构建起“背景—经过—结果”的逻辑联系,真实情境铺垫渲染,任务层次分明,学生基于材料进行探究,运用知识并以材料为支撑建构历史解释,为学生“深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切实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课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卷网-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1课时)。 【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学业要求: 能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以及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史料,认识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知道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简述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以及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通过阅读教材、研读史料和绘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过程示意图,概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经过、影响,感悟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3. 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列举《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简述签订《辛丑条约》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影响,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证意识。 设计说明:依据教材和学情,对本课课标内容要求进行分解。将本课按课标分解为:目标1.“简述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以及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目标2.“绘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过程示意图,概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感悟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目标3.“列举《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简述签订《辛丑条约》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影响,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证意识。” 同时设计了行为条件“通过阅读教材、识读图片和研读史料”,实现从目标中看得见教,看得见学,并将目标指向“培养论从史出、无证不信、实事求是的史证意识,提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实现了目标的升华。 【评价任务】 1.完成任务一(指向目标1) 2.完成任务二(指向目标2) 3.完成任务三(指向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华史实,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对中国的影响,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本课教学可以按以下的逻辑顺序进行: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经过—结果”。 3.义和团运动(运动的目的、口号及性质);辛丑条约的签订(条约的内容、条约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理解清政府彻底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工具是本课的难点,通过任务一、任务三突出重点,通过任务三突破难点。 设计说明:本环节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构建学习框架和学习的逻辑顺序,了解重难点并明确学习任务,突破重难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