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监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卷首语: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用革命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砥砺前行。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书写展示,抄写句子,注意书写规范,字迹端正并力求美观。(3分 ) 我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摘自《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 2.结合语境及拼音,正确、工整地写出词语。(6分) 身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纪念活动现场,我想到八十多年前的景象:那时rì kòu( )穿着zhì fú( ),驾驶着tǎn kè( )进犯南京城,将zǐ dàn( )射向手无寸铁的百姓……现在,中华儿女继承了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huì jí( )所有力量,让中国yì lì( )在世界的东方。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旗帜 (zhì) 山坳 (yòu ) 憧憬(chōng) 等闲(xián) B.敌寇 (kòu) 逶迤 (yí) 铁索(suǒ) 泥丸(wán) C.距离 (jù) 爆炸(zhà) 磅礴(bàng) 沸腾(téng) D.协商(xié) 外宾 (bīnɡ) 岷山(mín) 乌蒙(méng) 4.下列词语中字形、加点字义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冰雹 斩钉截铁 大举进犯(举:举动) B.攀登 粉身碎骨 聚精会神(聚:集中) C.毫迈 坚强不屈 昂首挺胸(昂:高涨) D.眺望 全神惯注 徐徐上升(徐:缓慢) 5.观察“寇”字的金文字形 ,由此猜测,此字部件“攴”最可能的含义是( )。(2分) A.手拿武器 B.直立水鸟 C.三寸长舌 D.旗帜飘扬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全神贯注地阅读这些感人的革命故事,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B.战士们奋不顾身的扑火,火烧着了头发,烧灼着皮肉,但他们忘乎所以,直到把火扑灭为止。 C.观看了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后,我热血沸腾。 D.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7.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语段观点的一项是( )(2分) 2023年1月11日,六集电视专题片《长征之歌》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吕建成说:“每一代人要走好每一代人的长征路。看了《长征之歌》,我更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作为能源研究人员,我们要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新长征路上遇到的种种挑战,用科技创新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郭小虎说,每当片尾的主题歌响起,心中就流淌出对长征英烈的缅怀和对“新长征路”的憧憬与希望。“那音乐沁润着我的心灵,在时空交错中诉说着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使命担当。” A.《长征之歌》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 B.每一代人要走好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C.《长征之歌》体现了长征精神的传承 D.《长征之歌》取得积极反响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2分) A.《七律·长征》一诗中,作者通过“暖”“寒”的对比,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 江后的喜悦和夺取泸定桥后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B.《狼牙山五壮士》紧扣一个“壮”字,叙述了五壮士为掩护群众撤离而诱敌上山,痛击敌人,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C.《开国大典》按时间顺序描绘了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场面。 D.《灯光》一文采用插叙的写法,从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结尾又回到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 9.按要求写句子。(7分) (1)郝副营长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我一定要让孩子们在灯光底下学习。”(改为转述句)(2分) 。 仿写句子(3分)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