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5 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道德与法治试题 2025.6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第 I 卷 4 页,为选择题,共 45 分。第 II 卷 4 页,为非选择题,共 55 分。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完整。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 45 分)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进一步发展,实现了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的目标。现在,让我们回望成长历程,运用所学知识,辨识生活情境吧。 一、生活情境辨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3 分, 共 45 分) 1.中专→本科→士兵→211 研究生,这是周松原用汗水和坚持实现的逆袭!在逐梦路上,他认识到自己基础薄弱,每天多学 3 小时;在军旅生涯中,他刻苦训练,锤炼了“永不言弃”的军人品格……把一个个“不可能”写成了“可能”。他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有梦想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变 ②要正确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③要重视他人评价,促进自我发展 ④学会学习,要多借鉴他人的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学校组织的一次跑步比赛中,一名学生因鞋子尺寸偏小导致脚部受伤,仍坚持完成比赛。张老师对此既欣慰又心疼,于是以奖励的形式为他购买了一双新鞋。这名学生说:“这双鞋子就像一道光,我会铭记一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①要有仁爱之心,关注学生所需 ②接纳和欣赏是师生良好关系的开始 ③要尊重和体谅风格不同的老师 ④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启明灯和引路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攒下零花钱给父母买礼物,却被他们指责“又贵又不实用”;和父母一起去旅游,他们抱怨“这有啥好看的”……诸如此类的扫兴话语,垒成了一堵高墙,横亘在父母和子女中间。面对“扫兴式父母”,我们应( ) ①合理调控情绪,多与父母沟通交流 ②敢于质疑和挑战父母的言行 ③学会独立思考,消除青春心理变化 ④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表达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某学校一名学生在课间跑操时发生心搏骤停,关键时刻,7 名同学挺身而出,有的负责判断生命特征,进行心肺复苏;有的组织疏散围观人群,保持空气流通;有的飞奔去报告老师和校医,上演了一场“教科书式”急救。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 ) ①要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②应学会见义智为,传递社会正能量 ③要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主动救人救急 ④守护生命,首先要养护自己的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中国选手潘展乐在 2024 年巴黎奥运会男子 100 米自由泳决赛夺冠后,有泳迷示意签名,热情的他迅速在本子上签了名;一个小男孩将中国国旗递到潘展乐面前,希望得到签名,他看到是中国国旗,直言“国旗签不了”。潘展乐的言行告诉我们( ) ①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他人 ②尊重、爱护国旗就是捍卫国家尊严 ③遵守赛场秩序,人人有责 ④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团队强才是真的强”。国家歼-20 首批飞行员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刻苦训练,在战术素养、战法运用、战斗作风上都稳步提升。他们的共同信念是“打赢是最好的担当。祖国领土不容侵犯!只要一声令下,我们都会义无反顾起飞”。这让我们懂得( ) ①美好集体要重视合作而非竞争 ②要坚持以军事安全为根本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③要坚持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 ④集体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 年 10 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