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5782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27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5-10-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256546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7张,历史,八年级,统编,学年,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甲午中日战争 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黑船惊醒太平梦 明治维新转命运 强兵为富国之本……终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置天下于富岳(富士山)之安。 ———明治天皇《宸翰》 乘彼尚幼稚,以武力分割中国,断其四肢,伤其身体,使之不能活动。 ———1887年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二局局长小川又次《征讨清国策》 方案对清军人数、编制了若指掌,还对中国旅顺口炮台、山海关、大沽及吴淞等百多所港口炮台的方位、地形等情况作了详尽描述。主张五年内完成战争准备,以歼灭北洋舰队为首要目标。 ①根本原因 日本“大陆政策”,蓄谋已久(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日本于甲午战前订造的世界第一快舰“吉野”号 ②直接原因/导火线: 1894,朝鲜东学党起义 东学党起义想象画 东学教徒秘密宣誓起义的沙钵通文 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给驻朝大使大鸟圭介的密令 2、经过 阅读教材P29-31,梳理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发生的主要战役和出现的民族英雄,并完成以下表格 阶 段 战 场 主要战役 结 果 民族英雄 爆发 丰岛海面 第一阶段(1894.7-9)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第二阶段(1894.10-1895初) 辽东地区 山东半岛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丁汝昌 徐邦道 左宝贵 丁汝昌 丰岛海战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平壤失守,战火至华 丧失黄海制海权 邓世昌 林永升 2、经过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日本海军偷袭中国军舰,俘获“操江”运输舰,击沉“高升”号运兵船,870多名清军遇难。 标志着甲午战争正式爆发 事既至此,朕虽始终与平和相终结,以宣扬帝国之光荣於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汝有众之忠实勇武,而期速克平和於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日本明治天皇《对清国宣战诏书》 (1)爆发:丰岛海战 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为中外所共知……乃倭人无故派兵突入汉城,嗣又增兵万余……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无理已极,势难再予姑容……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毋得稍有退缩,致于罪戾。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 (2)平壤战役 1894年9月,日军分四路对平壤发起猛攻。中国回族将领左宝贵率部抵抗,身受重伤仍指挥作战,直到中炮牺牲。大敌当前,清军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下令全军撤退,一口气狂奔500里逃回国内,将朝鲜拱手相送给了日军,平壤陷落。 平壤战役失败,使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 左宝贵 叶志超 日本画家笔下的平壤之战 平壤之战后被日军俘虏的清兵 (3)黄海海战 人数 战舰 吨位 火炮 鱼雷发射管 平均 航速 日军 3916 12艘 40840吨 268门 36具 16.4节 清军 2126 12艘 34466吨 195门 27具 15.1节 黄海海战双方实力对比 清舰中弹 日舰中弹数 定远 159 松岛 13 镇远 220 严岛 8 来远 225 桥立 11 靖远 110 吉野 8 平远 24 浪速 9 济远 15 高千穗 5 广丙 1 秋津洲 4 致远 沉 千代田 3 扬威 沉 比睿 23 超勇 沉 扶桑 8 广甲 沉 赤城 30 经远 沉 西京丸 12 总计754 总计134 影响:日本趁机夺取了制海权,中国丧失黄海制海权 结果: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 黄海海战 邓世昌 丁汝昌 林永升 刚建成的致远舰停泊在英国朴茨茅斯 致远舰部分官兵和教官 伤痕累累的镇远舰 2015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24米的海底找到清代沉船并命名为“丹东一号”,通过档案研究、实物比对和磁力信号分析,确认该沉船为北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