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5841

5.1 文明有礼 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30299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年,八年级,法治,道德,统编,-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第一框 文明有礼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目录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文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缺乏公共意识的危害 践行文明有礼的行动指南 课堂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02 03 04 05 01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共建和谐社会 认识文明有礼 ■ 文明有礼是指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尊重、谦让、整洁、守序的行为习惯。 ① 它不仅体现在言语上的“请”“谢谢”“对不起”,更体现在行动上的自律与对他人的体谅。 ● 如:轻声交谈、不乱扔垃圾、排队守序等都是文明的表现。 ※ 文明不是口号,而是日常点滴的积累,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文明有礼的作用 对个人的意义 ■ 赢得尊重: 礼貌言行能获得他人好感与信任,提升个人形象和人际交往质量。 ■ 促进成长: 养成文明习惯有助于培养责任感和自律意识,为未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 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对社会的价值 ■ 维护秩序: 人人遵守规则,公共环境更加有序高效,减少摩擦与冲突。 ■ 传递温暖: 一个微笑、一次让座都能传递善意,凝聚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文明的社会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建设。 02 文明行为 生活中的点滴 校园行为观察 ■ 文明行为处处见: ① 上下楼梯时靠右行走,保持秩序 ②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展现尊重与礼貌 ③ 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维护校园卫生 ● 不文明行为需杜绝: ① 在走廊追跑打闹,存在安全隐患 ② 随地乱扔垃圾,破坏环境整洁 ③ 大声喧哗影响他人,缺乏公共意识 ※ 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我们的文明素养 不文明行为的影响 常见不文明行为 ■ 随地乱扔垃圾: 破坏环境卫生,增加清洁负担 ■ 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干扰他人,影响公共空间舒适度 ■ 排队时插队: 违背公平原则,引发矛盾冲突 ■ 损坏公共设施: 造成资源浪费,损害公众利益 造成的不良影响 ★ 环境恶化: 垃圾堆积污染空气与土壤,影响市容 ★ 人际关系紧张: 缺乏尊重导致摩擦增多,社会氛围冷漠 ★ 公共资源损耗: 维修成本上升,服务效率下降 ★ 文明形象受损: 个人与城市整体素质评价降低 03 危害警示 当个人凌驾于公共之上 自私的代价 ■ 损害人际关系: 过度关注自我需求 → 忽视他人感受 → 导致信任缺失与矛盾频发 ● 例如:在楼道堆放私人物品:,妨碍邻居通行,引发邻里冲突 ■ 扰乱公共秩序为图一己之便 拒绝排队、乱扔垃圾 破坏环境整洁与规则公平 ※ 个人便利不应建立在他人不便之上 意识与和谐 公共意识淡薄的表现 ■ 漠视公共规则: 随意占用应急通道、盲道 影响紧急救援与残障人士出行 ● 在景区刻字涂鸦,破坏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 ■ 浪费公共资源: 长时间占用公用洗手间、水电使用不节制 → 资源紧张加剧 对社会和谐的负面影响 ■ 增加社会矛盾: 个体行为失范 → 引发群体不满 → 冲突升级风险上升 ● 不文明行为累积,降低整体社会幸福感与安全感 ■ 削弱集体凝聚力: 人人自扫门前雪 → 社区互助减少 → 社会温度下降 行动指南 遵守公共规则 ■ 从细节做起: 排队守序、垃圾分类、轻声交谈 ● 主动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与整洁 ※ 规则是为了保障每个人的平等权利 参与社区服务 ■ 加入志愿活动: 清扫社区、植树护绿、帮扶老人 ● 在服务中体会责任与归属感 ※ 小小付出能让社区更有温度 换位思考先行 ■ 遇事多想一步: 我的行为是否影响他人? ● 如乘坐电梯靠右站立,留出左侧通道给急行者 ※ 理解与尊重是文明社会的基石 04 行动指南 践行文明有礼 容止格言 ■ 容止格言的由来: 周恩来总理少年时在南开学校立下的修身准则,强调“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 行为规范 体现的是对自我和他人的尊重。 ● 持之以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