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7666

4.11.2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设计(表格式)苏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

日期:2025-11-1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276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11.2,植物,呼吸作用,教学设计,格式,苏教版
  • cover
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材说明 本节课承接了前面光合作用知识,学生已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在此基础上,将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进行对比学习,有利于学生更深刻认识到呼吸作用也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生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上。同时,为后面“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和“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两个知识点奠定学习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 呼吸现象在人体的表现非常明显,但是对植物体的呼吸作用这个问题,学生没有直观的感受,往往混淆呼吸运动和呼吸作用,忽略植物的呼吸作用。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依据植物细胞结构中线粒体的作用一知识,参照光合作用实质探究实验思路,同样以实验探究为载体,通过对课外知识的补充,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三、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在呼吸作用中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2)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完成呼吸作用探究实验,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设计简单实验。 教学重点 (1)设计和分析植物呼吸实验。 (2)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3)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1)设计和分析呼吸作用实验。 (2)举例说出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四、教学准备 教师: (1)根据课本实验内容,准备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和煮熟的绿豆种子,塑料瓶,软管,保温壶,温度计,试管,澄清石灰水,棉花等。 (2)制作课件、导学案及相关视频资料。 学生: (1)根据导学案,提前预习本节课内容。 (2)查询有关氧气、二氧化碳性质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设疑】有人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更新居室的空气,于是在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为什么? 今天,通过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猜测,有的答“科学 ”,有的答“不科学 ”。 联系实际,复习上节课“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相关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呼吸作用的强烈愿望。 师生互动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说明是氧气(助燃性)。同理,已知人体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多,是由于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 【设疑 1】可以通过哪种方法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活动:准备两支试管,分别装入等量澄清石灰水。 【设疑 2】植物通过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吗? 请一位同学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在探究活动中自己体悟,引导学生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实验现象,可以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 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本 P106 探究实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同桌两人试着描述实验过程,说出实验原理并推测实验结果。(3 分钟) 【设疑】还能用哪些材料验证? 同桌两人合作讨论出实验原理:如果绿叶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实验结果:新鲜蔬菜袋子里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烫熟蔬菜不能变浑浊。 1.根据已有知识储备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原则,通过自学获取新知,分析实验过程,推断实验结果。 合作探究(一) 【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准备:分组实验(9 组)。取两个相同密闭塑料瓶,A 瓶和 B 瓶内分别放入等量萌发的绿豆种子和煮熟的绿豆种子,放置一天;两支试管分别装等量澄清石灰水。 【设疑 1】描述实验现象。 【设疑 2】得出实验结论。 【设疑 3】实验装置是否合理?需要放在暗处或用黑色塑料袋吗? 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