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9965

1.7 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083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制作,一个,潜望镜,教学设计
  • cover
第一单元 第7课时 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科学·教科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上学期 单元 一 光 课题 第7课时 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明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掌握潜望镜的制作方法。 2.学生能制作潜望镜,分析光在潜望镜中的反射路径。 3.学生树立光学知识应用的认知,体会科技制作的乐趣。 核心素养 1.科学观念:理解潜望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 2.科学思维:通过制作与分析推理潜望镜的光学路径,培养逻辑能力。 3.探究实践:能制作潜望镜,标注光的传播路线。 4.态度责任:体会光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科技制作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潜望镜的制作方法,理解其光的反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准确安装潜望镜中的平面镜,分析光的两次反射路径。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 【设计意图】以教材中潜望镜的应用场景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对潜望镜的好奇心理,激发探究潜望镜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的兴趣,明确本节课围绕潜望镜的制作与原理展开。 活动:展示潜艇使用潜望镜的图片。 老师提问:“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潜望镜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潜望镜是怎样工作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制作一个潜望镜》。”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分析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光学图示,分析潜望镜的光反射路径,理解其工作原理,培养图示分析与原理推理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右图是同一方向放置的两个平面镜,代表光照下的物体经过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的视野,大家能用箭头标岀光的传播路线吗?” 学生绘图后回答:“光先反射到上方的镜子,再反射到下方的镜子,进入人的眼睛……” 老师继续提问:“潜望镜是怎样工作的?” 学生结合图示回答:“利用两个平面镜的两次反射,让光线改变方向,使人能看到上方或远处的物体……” 2.任务小结 通过分析,同学们明确了潜望镜利用光的两次反射原理工作,能标注光的传播路线,理解了潜望镜的光学原理,为后续制作潜望镜奠定了知识基础。 学习任务二:制作潜望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制作”板块的步骤,完成潜望镜的制作,培养动手实践与工艺操作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制作潜望镜的第一步,在纸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这一步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为后续画斜线和裁剪做准备……” 老师继续提问:“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然后剪开斜线,这是在做什么?” 学生操作后回答:“制作插入平面镜的开口……” 老师追问:“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这样安装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依据潜望镜光的两次反射原理,让光线能在两个镜子之间反射……” 2.任务小结 通过制作,同学们掌握了潜望镜的制作步骤,明确了平面镜的安装要求(反射面相对),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实现了从原理到制作的知识应用。 学习任务三:测试潜望镜并研讨其应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测试制作的潜望镜,研讨其应用场景,培养成果测试与应用分析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在潜望镜的窥测口,你能看到经过两次反射后的物体吗?” 学生测试后回答:“能看到,物体的像经过两次反射进入了视野……” 老师继续提问:“潜望镜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有很多用途,除了潜水艇,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应用潜望镜?” 学生思考后回答:“在地下室观察火箭发射、在保护墙内观测有放射性危险的实验……” 2.任务小结 通过测试和研讨,同学们验证了潜望镜的工作效果,了解了潜望镜的广泛应用场景,体会到光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培养了成果测试与应用分析能力。 三、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