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第3课时 我们的水钟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科学·教科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上学期 单元 三 计量时间 课题 第3课时 我们的水钟 教学目标 学生能设计并制作计时10分钟的水钟,掌握水钟制作与调试方法。 学生能测试并改进水钟,理解水钟计时的原理与误差调整。 学生树立工程设计意识,体会制作水钟的探究乐趣与严谨性。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理解水钟利用水流(滴)规律性计时的原理。 科学思维:通过设计、测试、改进水钟,培养工程设计与问题解决思维。 探究实践:能设计、制作、测试并改进水钟,完成计时功能实现。 态度责任:树立工程设计的严谨态度,体会技术发明的探究乐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并制作水钟,完成1-10分钟时间刻度标注与测试。 教学难点:调试水钟使计时准确,分析误差并进行有效改进。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 【设计意图】以教材“任务”为切入点,结合古代水钟计时的认知基础,激发学生制作水钟的探究兴趣,明确本节课围绕水钟的设计、制作与调试展开。 活动:展示教材中水钟的图片。 老师提问:“古代有用底部有孔的碗让碗慢慢下沉来计时的工具,我们今天要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大家有什么想法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究《我们的水钟》。”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设计水钟方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设计方案”要求,明确水钟制作的材料、流程与设计思路,培养工程设计的规划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制作水钟需要考虑哪些材料?怎样控制滴水的速度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需要瓶子、水、打孔工具等;可以通过调整孔的大小或者水位来控制滴水速度……” 老师继续提问:“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呢?” 学生回答:“可以先测一段时间的滴水量,再推算刻度……” 老师追问:“请大家用画图的方法把设计方案表示出来,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学生完成设计图后展示并讲解:“我设计的是受水型水钟,通过底部小孔滴水,根据接水的量来划分刻度……” 2.任务小结 通过设计水钟方案,同学们明确了制作水钟的材料选择、滴水速度控制方法和时间刻度划分思路,培养了工程设计的规划能力,为后续制作水钟奠定了设计基础。 学习任务二:制作并测试水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照教材“制作”“测试”要求,完成水钟的制作与计时准确性测试,培养动手实践与数据收集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按照自己的设计,怎样加工组装水钟呢?制作流程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制作后回答:“先给瓶子打孔,然后安装装置,接着装水……” 老师继续提问:“大家分别标出1-10分钟的时间刻度,然后用钟表测试自制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记录测试结果。” 学生测试后回答:“有的刻度计时准,有的不准,需要调整……” 2.任务小结 通过制作并测试水钟,同学们掌握了水钟的制作流程,完成了时间刻度的标注,同时通过测试发现了水钟计时的误差问题,为后续改进水钟提供了实践依据,培养了动手实践与数据收集分析能力。 学习任务三:评估与改进水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评估与改进”要求,分析水钟计时误差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并实施,培养问题解决与工程改进能力。 1.任务内容 老师提问:“根据测试结果,我们的水钟在计时准确性上有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学生分析后回答:“滴水速度不稳定,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可能是水位变化或者孔的大小变化导致的……” 老师继续提问:“我们应该怎样改进水钟,让它计时更准确呢?” 学生提出方案:“可以保持水位稳定,或者调整孔的大小……” 老师追问:“大家按照改进方案调整水钟后,再次测试,看看效果如何。” 学生改进后测试并回答:“改进后计时准确了很多……” 2.任务小结 通过评估与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