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1161

2026届高考模拟考试作文新题写作指导:“痕”

日期:2025-10-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2次 大小:279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6届,高考模拟,考试,作文,新题,写作
  • cover
2026高考模拟考试作文新题写作指导及类题训练 【写作指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痕,是事物留下的印记。它可以是地质变迁后的沧海桑田,历史长河中的金石铭文,也可以是记录生命成长的一卷胶片。有的“痕”历久弥新,有的“痕”随风而逝……如果可以选择,你想留下什么痕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一、审题 (一)材料核心要素拆解 材料围绕“痕”展开,分三个层次讲清楚核心内容,理解时可按步骤抓重点: 1.“痕”是什么:就是事物留下的印记,材料举了三个常见例子———自然里的(比如山川变化留下的痕迹)、历史中的(比如古代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生活中的(比如记录我们长大的照片、视频)。核心是“只要存在过,就会留下印记”。 2.“痕”有什么不一样:有的痕迹能一直被记住、有价值(比如伟人的精神、经典的文化),有的痕迹很快就消失了(比如随手丢的垃圾痕迹、一时的网红话题)。核心是“痕迹的价值不一样,生命力也不一样”。 3.材料问什么:“如果可以选择,你想留下什么痕迹?”这是最关键的问题,要求我们不能只说“痕迹是什么”,还要主动思考“我要留下有价值的痕迹”,突出自己的想法和选择。 (二)核心概念“痕”怎么理解 1.先想“看得见的痕”:比如手上的伤疤、旧书本上的笔记、家里的老物件,这些是具体的、能摸到看到的痕迹。 2.再想“看不见的痕”:这是审题的关键,也是作文能写深刻的地方。比如: 对应“自然之痕”:成长中遇到的挫折教会我们的道理、和朋友相处留下的温暖回忆,这些是人生经历留下的“无形印记”;对应“文明之痕”:医生救死扶伤留下的责任、老师教书育人留下的影响、普通人帮助别人留下的善意,这些是对别人、对社会的“价值印记”; 对应“生命之痕”:自己慢慢养成的好习惯、一直坚持的信念(比如“做事要踏实”)、学会的包容和勇敢,这些是自己内心成长的“精神印记”。 简单说,“痕”不只是看得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那些能影响自己、帮助别人、留存下来的精神或价值。 (三)“留痕”要抓两个关键维度 材料里其实藏着“留痕”的两种不同方向,写作文时分清这两点,立意会更清晰: 1.表层的“留痕”:就是看得见的成果,比如写了一篇好文章、做了一件具体的好事(比如组织公益活动)、取得的成绩(比如竞赛获奖)。这是“留痕”的具体表现,能让别人直接看到你的行动。 2.深层的“留痕”:是这些行动背后的精神或影响,比如写文章是为了传递正能量、做好事是为了帮别人解决困难、获奖是因为坚持和努力。这种“痕”可能看不见,但能长久影响别人———比如你的坚持鼓励了同学,你的善意让别人也愿意帮助他人。 材料更偏向“深层的留痕”,因为只有这种痕迹才能“历久弥新”,不会轻易消失。 (四)材料逻辑与写作方向 1.材料的逻辑链条:先告诉我们“痕是什么”,再分“好的痕”和“易消失的痕”,最后问“你要留什么痕”。所以写作不能只停留在“介绍痕迹”,必须落到“我的选择和行动”上,形成“理解痕→判断痕的价值→决定留什么痕→怎么留痕”的思路。 2.三个可写的方向: 写“什么样的痕值得留”:比如帮助别人的痕、坚持理想的痕、传递文化的痕,用例子说明这些痕为什么“历久弥新”; 写“怎么留有价值的痕”:比如从身边小事做起(帮同学讲题、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长期坚持(比如坚持读书分享、坚持环保)、心怀善意(不只为自己,也为别人考虑); 写“为什么要主动留痕”:比如人活着不能只图自己舒服,留下有价值的痕,能让人生更有意义,也能给别人、给社会带来一点好的影响。 (五)审题容易错的地方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