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3305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5《走进科学家》一课一练(含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88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走进科学家,答案,一练,一课,法治
  • cover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5《走进科学家》一课一练 1 .( )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家们在不同的领域开展研究,有的研究( ),有的研究( ),还有的研究( ),他们的工作推动着社会进步。 我们熟知的科学家( ),他发明了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他们从不轻易放弃,这种( )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了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科学家通过( )、( )、( )等方法,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发现新的规律和知识。 在医学领域,有许多科学家为攻克疾病努力研究,他们的成果帮助更多人恢复( ),远离病痛。 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从小培养对( )的兴趣,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身边的奥秘。 ( )提出了“日心说”,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还为(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选择题 下列哪位科学家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 A. 袁隆平 B. 钱学森 C. 爱迪生 D. 蔡伦 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 A. 获得更多的金钱 B. 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C. 出名 D. 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下列不属于科学家研究领域的是( ) A. 探索宇宙奥秘 B. 研究新型农作物 C. 打电子游戏 D. 研发治疗疾病的新药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智能手机、高铁等先进产品,其背后都离不开( )的努力 A. 科学家和工程师 B. 农民 C. 教师 D. 环卫工人 关于科学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科学家都有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 B.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C. 只有成绩非常好的人才能成为科学家 D. 我们可以从小培养科学精神,为未来成为科学家打基础 三、判断题 科学家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我们没关系。( ) 袁隆平爷爷研究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让更多人能吃饱饭。( ) 科学研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科学家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 ) 我们小学生现在还小,没办法学习科学家的精神。( )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虽然不同,但都在为人类作贡献。( )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让书写和阅读变得更加方便。( ) 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即使遇到失败也不会放弃。( ) 只有男性才能成为科学家,女性不适合做科学研究。( )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科普节目等方式,了解更多科学家的故事。( ) 科学精神就是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勇于尝试。( ) 四、简答题 请写出你知道的两位科学家的名字,并简要说说他们的主要贡献。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向科学家学习,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袁隆平 宇宙奥秘;新型农作物;治疗疾病的药物(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爱迪生 坚持不懈(或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等,合理即可) 蔡伦 观察;实验;思考(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健康 科学 哥白尼 社会(或科技、人类文明等,合理即可) 二、选择题 B 2. B 3. C 4. A 5. C 三、判断题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简答题 示例一:袁隆平,主要贡献是研究杂交水稻,提高水稻产量,解决了大量人口的温饱问题。示例二:爱迪生,主要贡献是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众多重要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答案不唯一,写出两位科学家及合理贡献即可) 示例:多观察身边的事物,提出自己的疑问;积极参加学校的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阅读科普书籍和观看科普节目,了解科学知识;遇到问题时,不轻易放弃,努力寻找解决办法等。(答案不唯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