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6262

26好的故事第2课时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分层练习+ 听写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12578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好的,故事,2课时,同步,课件,教学设计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6 .好的故事教学设计 课题 26 .好的故事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梦境的美好。 2.能结合“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 重难点 1.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梦境的美好。 2.能结合“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复习词语 理解词语的方法 鞭爆的繁响在四近..... 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联系上下文) 陡然 虹霓 (近义词) 乌柏 萍藻 膝髁 ( 根据字形猜测) 伽蓝 夏云头 泼辣. 奔迸 (查字典、网络) 说一说文中的“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复习导入:“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也知道在鲁迅先生的心中,这故事“美丽,幽雅,有趣”。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通过简短的文字,展现给读者一种美丽而深邃的意境。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好的故事》,去感受“故事的美好”并体会其中的意境。 二 品词析句,感受美好 1.整体感知梦境,感受梦境的美好。 (1)默读圈画:默读第3~9自然段,想一想这个梦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文中找出概括描写梦境的词语。 (2)汇报交流,相机板书。(板书“梦境:美丽 幽雅 有趣”) 2.抓住关键词句,体悟梦境的美好。 (1)默读勾画:“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请你勾画出来,并简单地批注自己的感受。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理解片段。 ①出示片段。 课件出示: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a.借助图片理解“云锦”“错综”的意思。 b.抓住“万颗奔星”等词语感受梦境的变幻无穷。 c.学生齐读句子。 ②出示片段。 课件出示: ●两岸边的乌桕……发出水银色焰。 ●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浮动……也都浮动着。 a.指名读,思考:作者描写景物和我们平常描写的景物有什么不一样?(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等理解词语,如“澄碧”“参差”“夏云头”等。) b.想象: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c.汇报:请大家结合插图,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 d.练读:同桌互读,读出画面的美丽、幽雅、有趣。 e.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连串名词的罗列,不仅语句简洁,而且画面感极强。) ③出示片段。 课件出示: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a.指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泼剌奔迸”。 b.观察:自由读,说说这个句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上一句末尾与下一句开头采用了相同的字词。) c.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体会这样表达产生的节奏感。 d.想象表述: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仿照句式说说梦中还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课件出示: (村女)织入(萍藻)中,(萍藻)织入(塔)中。 e.赏读:指导学生读出画面感。 3.配乐朗读,重温美好。 指名接读第3~9自然段,再次重温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课件配乐) 4.对比阅读,体会写法。 (1)互助交流:快速浏览,相互说说作者是怎么写“好的故事”的。(梦境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还写了“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 (2)对比阅读:请同学们再读第5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说说作者的梦境里分别回忆和看到了哪些景物,你发现了什么。(景物很相似,都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2)对比研读。再读第五和第七自然段,对比景物,说说自己的发现和问题。 ①小组交流,整理记录。 段落第五自然段第七自然段我们发现的共同点(1) (2) (3) 我们发现的不同点(1) (1) ……我们的问题(1) (2)…… 预设共同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