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6350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分层练习+ 课文朗读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20729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同步,课件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课题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练习用小标题概括课文提到的每件事。 2.能联系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的高尚品质。 重难点 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回顾,导入新课 1.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那么在生活中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课文 资料了解鲁迅印 象《好年闰土》《故乡》少年鲁迅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好的故事》《野草》中年鲁迅中年时期在黑暗的社会下生活的鲁迅,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和惆怅,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有的人》晚年鲁迅?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自己的侄女写的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 出示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带着敬意读题目。 3.鲁迅是周晔的伯父,为什么课题不是我的伯父鲁迅,而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先生是对知识分子和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后来意义有所外延,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冰心、丁玲、许广平等均可称为先生。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bìn dào yàn péng shì 殡仪馆 追悼 吊唁 硼酸水 逝世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 3.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爱抚:疼爱抚慰。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追悼:对于死者的追念哀思。 饱经风霜: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深奥:高深,不易理解。 半夜三更: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4.多音字 传 zhuàn (自传)(小传)(人物传) chuán (传说)(相传)(传单) 人人都在传(chuán)说他在写自传(zhuàn)。 冠 guān (桂冠)(花冠)(张冠李戴) guàn (冠军)(夺冠)(冠名) 把冠(guàn)军的奖杯颁给了亚军,这真是张冠(guān )李戴。 正 zhēng(正月) zhèng(正好)(正确)(真正) 正(zhēng)月里正(zhèng )好我要过生日,大家好好热闹一下。 三:整体感知 认识鲁迅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周晔生于西门,鲁迅逝世时,她才10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师读资料: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广大群众闻讯后,冒着被反动军警逮捕的危险,争先瞻仰遗容,数万群众自动为他送葬。当月22日,覆盖着上海民众敬献的“民族魂”旗帜的遗体,安放在万国公墓。 生自读第一自然段,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