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7477

3.1中国担当 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21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国,担当,教学设计,格式,统编,道德
  • cover
九年级下册 3.1《中国担当》 教学设计 课题 3.1 中国担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初中道德与法治“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单元,是承接“人类命运共同体”后的关键课时,也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核心载体。前序课程已讲解“谋求互利共赢”,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本课在此基础上聚焦“中国如何践行担当”,从“积极有作为”(态度、行动、贡献、目标)和“贡献中国智慧”(原则、实践、尺度)两大维度展开,既回应“世界需要中国”的时代命题,又为后续学习“中国的机遇与挑战”铺垫基础,实现“世界发展趋势”与“中国具体实践”的深度衔接,兼具时代性、实践性与思想性。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生,其认知基础与学习特点呈现“三熟三待”:一是“熟悉热点”,学生通过新闻、短视频等渠道,对“中国维和”“一带一路”“碳中和”等事件有初步印象,能直观感知“中国在做大事”;二是“熟悉前序知识”,已掌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能理解“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基本逻辑;三是“熟悉本土认知”,对“中国脱贫”有生活感知,易共情“中国发展的意义”;四是“待深化”,对“中国担当的具体表现”(如态度、行动、贡献的区别)缺乏系统梳理,易混淆“中国责任”与“全部责任”;五是“待理解”,对“共商共建共享”“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抽象概念,难以结合实际案例吃透内涵;六是“待关联”,虽知道中国有担当,但不清楚“中国担当与自身生活”“中国基本国情”的关联,存在“宏观认知与微观理解脱节”的问题。 核心 素养目标 1. 政治认同:明确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表现(态度、行动、贡献、目标),理解“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同中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责任尺度,树立“中国是负责任大国”的观念。 2. 道德修养:通过中国维和、对外援助、脱贫攻坚等案例,感受中国“不推诿、不逃避”的责任品格,培养“守望相助、公平正义”的道德意识,摒弃“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 3. 法治观念:了解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伊朗核六方会谈等国际事务的依据,初步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原则,明确国际责任需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共识,树立“全球治理需守规则”的意识。 4. 健全人格:通过辨析“中国承担相应责任而非全部责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责任区别”,学会辩证看待国际问题,避免“极端要求中国担责”或“否定中国担当”的片面思维,形成理性、客观的认知。 5. 责任意识:理解“中国担当”与“自身发展”的关联,既树立“关注中国国际贡献”的全球责任意识,也培养“立足国情、努力学习,为中国实力提升添力”的个人责任意识。 重点 中国担当“积极有作为”的四大表现(态度、行动、贡献、目标);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智慧的具体路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难点 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内涵,区分“中国承担相应责任”与“承担全部责任”;明确“中国担当”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关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具体活动: 播放2分钟短视频(整合中国维和官兵救援、一带一路铁路建设、新冠疫苗援助、脱贫攻坚成果等画面), 提问引导:“视频中,中国做了哪些事?这些事体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什么态度?”; 板书课题“中国担当”,明确本节课核心:围绕“中国担当表现在哪里”“中国如何贡献智慧”两大问题展开,同时布置预习任务。 学生具体活动: 观看视频,捕捉关键画面(维和、一带一路、疫苗援助),同桌交流后举手分享观点(如“中国帮其他国家建铁路、送疫苗,很负责任”); 2. 明确课题与预习核心问题。 用具象化视频激活学生已有认知,让“中国担当”从抽象概念落地为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