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27487

5.2少年当自强 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99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少年,自强,教学设计,格式,统编,道德
  • cover
九年级下册 5.2《少年当自强》 教学设计 课题 5.2少年当自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少年当自强”这一课时,聚焦青少年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培养爱国情怀、全球意识和人类意识。教材通过引用总书记讲话、梁启超名言、历史案例、诗词赏析、时事播报等多种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历史、现实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少年自强的重要性,明确青少年应有的情怀和抱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提供指引。 本课时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关键内容,承接了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认知,又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践行责任、提升素养奠定思想基础,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国家发展和自身成长有一定的关注,但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认识不够深刻。 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求知欲,容易被榜样事迹、名言警句所感染。同时,他们对时事热点和国际事务有一定兴趣,这为培养全球意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生活阅历有限,他们在理解“时代使命”“人类责任”等抽象概念时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和生活实际进行引导。 核心 素养目标 1.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总书记讲话和中国梦的相关内容,增强对国家发展道路和民族复兴目标的认同,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2. 道德修养:在赏析诗词、了解历史人物事迹的过程中,培养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高尚品格,提升道德修养水平。 3. 法治观念:本节课内容虽不直接涉及法治知识,但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要求,为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奠定思想基础。 4.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自信、自尊、自强的品质,同时具备全球视野和包容心态,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5. 责任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既要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也要关注世界和人类的共同发展,增强责任担当。 重点 少年自强的重要性(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关系);青少年肩负的历史责任;青少年应有的情怀和抱负(爱国情怀、全球意识、人类意识)。 难点 理解“不同时代的青少年有不同责任”;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世界进步相结合;践行“勇做时代弄潮儿”的要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教师活动: - 直接点明本节课主题:“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5.2 少年当自强”。 - 布置预习任务:“首先给大家 5 分钟的时间预习课本,找到下面问题的答案,不要忘了进行圈划标记,养成好习惯。” 2. 学生活动: - 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在规定时间内预习课本,圈划重点信息,尝试梳理问题答案。 简洁明了地导入课程,通过预习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初步感知,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讲授新课 1. 第一幕:少年强,中国强 - 教师活动: - 提出问题:“为什么少年要自强呢?少年的命运与国家命运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 引用总书记讲话:“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以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强则国强”,引导学生思考少年与国家的关系。 - 列举谭嗣同、林觉民、吴良镛的案例,提问:“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都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结合”。 - 总结青少年为什么要有理想有担当: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青年一代的理想、本领、担当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希望;青少年肩负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重任;中国梦需要一代代青少年接续奋斗。 - 引导学生思考“前行的路上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总结:坚定理想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