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31425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新版教材课时背记要点与分层作业】【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9804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学,分层,单元,一体化,作业,要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2022年课标】 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共七大、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的史实,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体会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展现的民族精神。 【思维导学】 【名词解释】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活的灵魂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背记要点】 考点 1: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全民族抗战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率先提出抗日主张,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团结抗日,西安事变中促成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 2.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提出者:1938 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科学预见抗战“防御、相持、反攻”三阶段,为全国抗战提供战略指引,帮助军民树立持久抗战信心,避免盲目悲观或冒进。 3.全民族团结抗战维护者:面对汪精卫叛变、皖南事变等危机,中共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既揭露分裂行径,又维护统一战线大局,确保全民族抗战力量未因内部分歧瓦解。 4.抗日根据地建设奠基者:在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积极性,开展大生产运动保障物资,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权凝聚各阶层,还发展教育文化,为抗战胜利筑牢物质与群众基础。 5.政治领导力与战略策略指引者: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考点2: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七大: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抗战中两条不同指导路线的斗争和人民战争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路线。这场筹备近十年的会议,在抗战胜利前夜为中国革命锚定了航向,成为党的历史上“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2.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为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和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 考点3: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战略反攻:1944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1945年7月,美、英、中三国代表在德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并规定《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中国军民发起全面反攻。 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考点4:胜利原因与意义: 1.原因: 核心原因:内外协同筑根基 根本支撑: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力量 战略指引:《论持久战》指明方向,游击战消耗敌军 国际助力:反法西斯盟友支援,苏联宣战、美国援华 2.意义: 国内意义:民族复兴转折点 洗刷屈辱:终结近代屡败史,捍卫主权领土,台湾回归 奠定基础:推动民族觉醒,为新中国建立攒聚群众力量 世界意义:全球格局影响深 战场贡献:东方主战场牵制日军,支援全球反法西斯战争 秩序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